期刊文献+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整误差校正模型分析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中国能源需求函数,并详细研究了我国从1954~2003年间年度能源总消费和各影响因子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经济增长是影响能源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前几期的能源总需求量对当期的能源需求量影响十分显著;人口因素的影响作用十分温和,而能源效率导致能源总需求量下降,但下降幅度不稳定。
作者 李科 马超群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0-133,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6

  • 1陈书通,耿志成,董路影.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中国能源,1996,18(12):24-30. 被引量:32
  • 2伊兰伯格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3蔡林林.未来中国的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区域平衡战略[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0..
  • 4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年鉴(1986、1991、199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1991,1998..
  •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0-2000..
  •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城市职工与农村民工的分层与融合[J].改革,1998,4:99-110.
  • 7[1]Sun J W. The decrease in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intensities between OECD countries from 1971 to 1998[J]. Energy Policy, 2002,30 (8) : 631~ 635
  • 8[2]Jacco C M Farla, Kornelis Blok. The use of physical indicators for the monitoring of energy intensity de velopments in the Netherlands 1980-1995[J]. Energy, 2000,25(7) :609~638
  • 9[3]Silberglitt Richard, Anders Hove, Peter Shulman.Analysis of US energy scenarios:Meta- scenarios,pathway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3,70 (4): 297 ~ 315
  • 10[4]Tiwari Piyush. An analysis of sectoral energy intensity in India[J]. Energy Policy,2000,28(l1):771~778

共引文献628

同被引文献37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