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犯罪阻却事由在刑法体系中的定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阻却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消极要素,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应当区分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与超法规的犯罪阻却事由。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属于法定犯罪构成的一部分,超法规的犯罪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是原则与例外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要谨慎使用。
作者
张军
马光旻
凌志敏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
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
出处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74-77,共4页
Journal of Jiangxi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关键词
犯罪阻却事由
犯罪构成
刑法体系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杨兴培.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阻却事由的关系[J]
.政法论坛,2002,20(3):87-97.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苏惠渔.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88.
3
苏惠渔.刑法原理与适用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4
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9
1
胡蓉花,张帆.
排除犯罪性行为与犯罪构成关系之探讨[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27-29.
2
高铭暄,赵秉志,许成磊.
2002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3(1):36-43.
被引量:1
3
王志祥,曾粤兴.
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之辨正[J]
.法商研究,2003,20(1):102-110.
被引量:7
4
聂立泽,黄姗.
防卫过当罪过形式新探[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3):8-13.
被引量:3
5
汪红飞.
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与我国犯罪构成的关系[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56-58.
6
刘沛谞.
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之重构——刑事一体化纬度的考量[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7-30.
被引量:1
7
刘沛谞,陈幸欢.
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之重构——刑事一体化纬度的考量[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70-74.
被引量:6
8
李永升,刘沛谞.
重返犯罪构成原点——以犯罪构成塑成刑事法学研究新范式[J]
.时代法学,2007,5(5):8-15.
被引量:8
9
周喆豪.
我国刑法中无限防卫权的根基与诠释[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1):53-56.
10
王勇.
中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缺陷析[J]
.当代法学,2009,23(4):56-6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
1
陈兴良.
社会危害性理论:进一步的批判性清理[J]
.中国法学,2006(4):3-17.
被引量:140
2
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3
肖吕宝.
论我国犯罪构成要件排列顺序之争[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5):74-77.
被引量:3
4
高铭暄.
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J]
.法学,2010(2):56-61.
被引量:67
5
张明楷.
违法阻却事由与犯罪构成体系[J]
.法学家,2010(1):31-39.
被引量:43
6
赵秉志,刘志伟.
正当防卫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2001,19(2):66-79.
被引量:66
7
陈妮.
正当防卫的理论根据和法律地位[J]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3(4):53-5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胡晓虹.
关于犯罪成立理论的思考[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5):116-122.
2
赵星,王修轩.
论犯罪阻却事由及其立法完善[J]
.求索,2013(7):187-18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石经海,苏桑妮.
论“期待可能性”的平易化[J]
.刑法论丛,2021(2):340-374.
被引量:4
1
刘杰.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初探[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29(3):68-72.
2
张军,彭之宇.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价值[J]
.人民检察,2006(12S):61-62.
被引量:1
3
赵星,王修轩.
论犯罪阻却事由及其立法完善[J]
.求索,2013(7):187-189.
被引量:1
4
常会,刘莲芝.
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诺构成要件分析[J]
.商,2013(17):248-248.
5
张明楷.
论作为犯罪阻却事由的职务行为——以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中心[J]
.北方法学,2007,1(1):54-64.
被引量:23
6
刘杰.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的理论体系建构——从《刑法》第13条之“但书规定”说起[J]
.克拉玛依学刊,2015,5(2):57-61.
被引量:1
7
杨兴培.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阻却事由的关系[J]
.政法论坛,2002,20(3):87-97.
被引量:20
8
付立忠.
犯罪阻却事由的感悟--以法学教育为视角[J]
.法治论坛,2008,0(1):224-233.
9
李永升,刘沛谞.
重返犯罪构成原点——以犯罪构成塑成刑事法学研究新范式[J]
.时代法学,2007,5(5):8-15.
被引量:8
10
贾占旭.
环境侵权私力救济的根源及其法律控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6):176-183.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