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土地》
2006年第8期34-34,共1页
China Land
同被引文献12
-
1蔡继明.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的三重效应:农民增收、节约土地、遏制腐败[J].经济学动态,2006(8):28-32. 被引量:29
-
2程开明.城市偏向视角下的农地征用[J].农村经济,2006(12):37-40. 被引量:13
-
3周其仁.从成都经验看城乡统筹[N].经济观察报,2007-06-16(2).
-
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aalf7ebe009581b6bd9ebed.html,2011-02-17.
-
5叶红玲.村庄里的"都市"-在张家港永联村看农村土地整治[EB/OL].http://www.mlr.gov.cn/xwdt/dfdt/201106~20110620-881597htm,2011-06-20.
-
6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Z].
-
7国家发改委土地集约利用课题组,王元京,周昌松,唐茂.集约利用已是唯一选择——浙江、湖南、广西土地问题调研报告[J].中国土地,2007(9):36-40. 被引量:3
-
8廖长林.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4):74-78. 被引量:1
-
9卢晓潮.维护好集体土地权益是化解土地信访的根本[J].浙江国土资源,2009(11):24-25. 被引量:4
-
10谭峻.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农村经济,2010(4):34-36.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41
-
1韩曼莉,程久苗.安徽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相关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1):223-226. 被引量:3
-
2李学.公平观念与城市化过渡社区中居民的利益博弈——以X市PN社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5(4):77-83. 被引量:5
-
3张学辉,王如渊.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农地非农化均衡模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4-8. 被引量:9
-
4操小娟.近十年来我国土地管理中地方政府角色的研究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4):520-526. 被引量:2
-
5程世勇,李伟群.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建设用地地权交易绩效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4):83-87. 被引量:3
-
6程世勇,李伟群.地权市场演进和要素组合的制度绩效:1978-2008[J].社会科学研究,2009(5):21-26.
-
7程世勇,李伟群.农村建设用地地权交易和要素组合效率[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53-56. 被引量:1
-
8王彩平,王建平.论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视角下地方政府非公益土地征用职能的转变[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2):55-58. 被引量:1
-
9程世勇,李伟群.城乡土地价格双轨制与要素组合效率的制度需求[J].价格月刊,2009(10):11-13. 被引量:1
-
10刘海英,李伟群.房地产宏观调控与金融风险控制[J].建筑经济,2010,31(6):34-37. 被引量:5
-
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谁来经营、管理?[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5(2):8-8.
-
2李兴国.构建新型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6(2):16-17. 被引量:7
-
3王素静.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J].江苏农村经济,2006(5):46-47. 被引量:2
-
4霍瑜,续亚琴.阿克苏地区红枣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26(1):61-66.
-
5徐海南,刘懿光.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15(12):8-9.
-
6王亦白.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法学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06(9):16-17. 被引量:2
-
7李丽娜.美日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老区建设,2009(23):62-63. 被引量:1
-
8李鸿敏,庹国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探讨[J].中国合作经济,2008(6):19-22. 被引量:3
-
9吕天军,孙述涛.山东社会林业的发展及问题分析[J].山东林业科技,1998,28(6):42-44.
-
10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关于福建省河道采砂许可分级管理规定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0(2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