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被引量:6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9期4-9,共6页
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7
-
1董京泉.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9(1):10-20. 被引量:4
-
2刘云山.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体会[J].求是,2004(11):3-7. 被引量:11
-
3欧阳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及其形态建构[J].哲学动态,2001(3):8-14. 被引量:20
-
4鲍振东.建设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路径与方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5(5):45-49. 被引量:3
-
5刘国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2005,40(10):4-11. 被引量:176
-
6俞玲,雷儒金.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J].理论月刊,2006(2):154-156. 被引量:13
-
7李慎明.另一种全球化的替代: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前景的展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3-26. 被引量:9
-
8本刊记者,杨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及其实施——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4):9-12. 被引量:41
-
9郭学堂.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 问题和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6(8):34-36. 被引量:13
-
10李卫红.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4-13. 被引量:184
引证文献6
-
1李万鹏,种海峰.从思想到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三个转换”[J].前沿,2008(3):71-74. 被引量:4
-
2韩源,县祥.构建中国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24-33. 被引量:5
-
3吴静,颜吾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04-108. 被引量:9
-
4许恩信,李丹,肖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及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8(1):47-49.
-
5王守刚,王铭.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63-66. 被引量:6
-
6王静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262-2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7
-
1何益忠.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差异性[J].理论月刊,2009(12):11-14. 被引量:1
-
2丰根凤,熊来平.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141-142. 被引量:12
-
3卢国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机制[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17):129-130. 被引量:2
-
4陈立军,何国清.高职院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6):67-69. 被引量:2
-
5陈立军,何国清.高校道德与法律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94-98. 被引量:1
-
6赵玮玉.对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情,2011(35):69-69.
-
7刘雷,沈俊花,刘林,张学书.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原因探析——以重庆工商大学调查为例[J].学理论,2011(29):191-192.
-
8刘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65-68. 被引量:10
-
9湖南社科人才队伍建设课题组,黄建华,刘平,陈远,章敏.从战略高度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2):168-170. 被引量:3
-
10陈立军,何国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2):147-149. 被引量:2
-
1金秋.谈钢琴教学中教材的安排[J].艺术教育,2010(11):49-49.
-
2夏慧异,潘杨友,朱勇,张秋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147-148.
-
3贾少英.试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79-81. 被引量:18
-
4刘国华.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28.
-
5刘川生.发挥学科优势 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7-9. 被引量:1
-
6王迪.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210-211.
-
7李凯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35-36. 被引量:9
-
8李晓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活力,2009(07X):257-257.
-
9刘芳君.理论教育大众化的两个视角[J].政工学刊,2011(9):71-71.
-
10陈丽娟.高职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探讨[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3(2):44-4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