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最薄弱环节
被引量:8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weakest link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出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年第5期369-370,共2页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24
-
1张米尔,李海鹏,任腾飞.数字创新的策略性专利行为及相互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2,40(3):545-554. 被引量:19
-
2徐珊珊,蔡双立.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J].东岳论丛,2021,42(6):83-94. 被引量:5
-
3范保群,张钢,许庆瑞.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科学管理研究,1996,14(1):1-6. 被引量:19
-
4盛亚.中国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际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1994,12(6):40-43. 被引量:8
-
5孟强.科学划界:从本质主义到建构论[J].科学学研究,2004,22(6):561-565. 被引量:13
-
6邵辉,程新国.《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5-67. 被引量:1
-
7吴小璐,肖诗鹰.医药企业与科研单位专利转让合作方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105-106. 被引量:5
-
8傅正华,林耕,李明亮.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功能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4):24-25. 被引量:1
-
9高峰.论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20-22. 被引量:12
-
10孟广均.对信息业几个问题的看法[J].图书情报工作,1995,39(1):11-15.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8
-
1靖继鹏,李冰.技术转移中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08,26(4):627-631. 被引量:6
-
2陈怡安,占孙福,李中斌.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190-192. 被引量:1
-
3黄斌.江苏省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4,14(8):41-43. 被引量:3
-
4郭曼,朱常海,邵翔,石宁宁.中国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策略研究——基于能力升级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8(1):16-23. 被引量:27
-
5许可,刘海波,肖冰.基于边界组织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新范式[J].科学学研究,2019,37(7):1231-1237. 被引量:23
-
6余辉,马超,张羽帆.技术转移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现状[J].中国高校科技,2022(10):84-91. 被引量:3
-
7黄运康.我国企业实践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迷思: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J].电子知识产权,2023(9):4-19. 被引量:1
-
8余辉,夏文蕾,黄炜,吴昀璟,张羽帆.基于文本匹配-组态优化的两阶段技术供需匹配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24,43(3):261-273.
二级引证文献60
-
1吕遂峰.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学院创建动力、路径及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1):65-71. 被引量:3
-
2许可,肖冰.基于边界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分类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21(4):113-122. 被引量:9
-
3钟卫,沈健,姚逸雪.中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3,41(2):253-263. 被引量:15
-
4陈衍泰,李新剑,范彦成.企业海外研发网络边界拓展的非线性演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0,0(2):266-275. 被引量:1
-
5安王玲,申恩平.组织学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整合的观点[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4-7.
-
6肖佑民.技术转移服务流程及其重点环节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6,0(5):222-223. 被引量:2
-
7王磊.大数据时代技术转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案例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0):4-6. 被引量:2
-
8常林朝,户海潇,高亚辉,李方圆.河南省技术转移市场体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6):72-78. 被引量:7
-
9方炜,郑立明,王莉丽.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J].中国科技论坛,2019(4):17-27. 被引量:20
-
10许可,肖尤丹,何丽敏.国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为例[J].东岳论丛,2019,0(12):138-146. 被引量:3
-
1李玉.技术转移:创新体系最薄弱的环节[J].呼和浩特科技,2008(1):18-18.
-
2李国杰:自主创新成败取决于创新链的整体规划能力[J].创新科技,2005(4):4-5.
-
3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谈自主创新能力[J].甘肃科技,2005,21(5).
-
4王丹.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国杰[J].科教文汇,2005(6):14-15.
-
5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提出既要“科教兴国”也要“科技卫国”[J].领导决策信息,1999,0(21):16-16.
-
6李国杰.李国杰院士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集成电路,2005,14(9):29-32. 被引量:2
-
7丁敏.我国企业应提高吸收高技术的能力[J].功能材料信息,2007,4(3):30-30.
-
8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J].中国信息导报,2002(4):15-15.
-
9权威视点[J].中国石油企业,2004(11):14-15.
-
10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最薄弱的环节[J].中国科技产业,2006(8):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