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鲍义志先生是我省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善于探索勤于思考。最近,他经过较长时间对黄河上游历史及地理文化的研究和考察,得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推测———举世瞩目的喇家遗址是史前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并撰写了《喇家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文章。本期推出这篇文章,希望这一观点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通过争鸣和交流,使一些被历史湮灭的记忆重现,自然是我们所期待的事情。
作者
鲍义志
出处
《中国土族》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China's Tu Nationality
关键词
大禹治水
喇家遗址
地理文化
黄河上游
研究会
学术界
历史
文章
分类号
K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1
1
郭立新,郭静云.
夏处何境——大禹治水背景分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45-155.
被引量:7
2
白九江,邹后曦,朱诚.
玉溪遗址古洪水遗存的考古发现和研究[J]
.科学通报,2008,53(S1):17-25.
被引量:16
3
陈桥驿.
“越为禹后说”溯源[J]
.浙江学刊,1985(3):98-102.
被引量:11
4
王纯五.
大禹治水的地域、《禹贡》江沱及成都古城址[J]
.四川文物,1999(1):35-39.
被引量:4
5
王红星.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规律、文化中心的转移与环境变迁的关系[J]
.江汉考古,1998(1):53-61.
被引量:22
6
邹逸麟.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S1):12-24.
被引量:67
7
徐中舒.
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110-112.
被引量:50
8
The Kansu Archaeological Team of IAAS.
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4(2):29-62.
被引量:106
9
蒋炳钊.
“越为禹后说”质疑——兼论越族的来源[J]
.民族研究,1981(3):63-72.
被引量:12
10
张学海.
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J]
.华夏考古,1995(4):47-5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6
1
郭立新,郭静云.
从古环境与考古资料论夏禹治水地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136-153.
被引量:3
2
俞长海.
柳湾彩陶精品解析[J]
.文博,2008(1):63-67.
3
朱玉兰.
喇家遗址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刍议[J]
.中国土族,2012(4):71-73.
4
林有盛,加毛太.
大禹故里新说[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1):107-110.
被引量:1
5
李健胜.
“大禹出于西羌”辨[J]
.中原文化研究,2014,2(3):51-58.
被引量:5
6
王瑞,刘洁.
“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典型文化符号[J]
.广西民族研究,2022(5):164-170.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郭立新,潘莉莉.
长江中游原生国家文明成长的动力机制初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6):154-164.
被引量:1
2
郭立新,郭静云.
夏是哪国王朝——历史英雄大禹的文化属性暨原乡[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45-152.
被引量:2
3
郭剑英,邱云志.
古蜀王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81-83.
4
张世均,王博.
2014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
.民族学刊,2015,6(4):71-80.
被引量:2
5
王丹.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70-75.
被引量:2
6
李芝乾,李健胜.
《左传》中所见水患研究[J]
.兰台世界,2019,0(4):150-153.
被引量:1
7
王耀科.
驱动与变革:青海地区西羌的历史变迁研究[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1,38(3):20-26.
8
郭立新,郭静云.
从稻作起源到中华文明成长的早期历史图景[J]
.齐鲁学刊,2022(4):31-38.
被引量:3
9
王川,胡聪.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巴蜀文化的特征与时代意义[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2(3):1-10.
被引量:1
1
单之蔷,关海彤.
泾渭何时分明过?[J]
.中国国家地理,2005(5):132-149.
被引量:2
2
许勇.
吴根越角[J]
.中国绿色画报,2004,0(11):49-55.
3
宋京生.
旧志“分野”考———评古代中国人的地理文化观[J]
.中国地方志,2003(4):76-77.
被引量:2
4
李克郁.
dolda(达勒达)辨析[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1):29-30.
被引量:2
5
解生才,辛元戎.
我们共同走来……——庆祝青海土族研究会、《中国土族》杂志十五华诞剪影[J]
.中国土族,2007(4).
6
刘力群.
敬业务实,努力办好《中国土族》[J]
.中国土族,2007(4):11-11.
7
青海土族研究会 《中国土族》杂志先进个人表彰名单[J]
.中国土族,2007(4):10-10.
8
陈威.
勤于思考 勇于开拓[J]
.中共党史研究,2002(2):58-58.
9
温英明,王广济.
汉字与古代地理文化[J]
.中国教师,2009(19):57-58.
10
陈明灼,聂俊,徐磊,吴楠.
唯楚有才 武汉为盛[J]
.大学(指南),2011(10):19-23.
中国土族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