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40
-
1刘晨阳.APEC二十年:成就、挑战与未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9. 被引量:7
-
2梁云祥,赵天.东盟地区论坛的功能与作用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41-45. 被引量:8
-
3马燕冰.东盟地区论坛的创建、发展及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0(4):8-11. 被引量:5
-
4缪鹏年.非传统安全与东亚安全合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4):119-123. 被引量:1
-
5孙学峰,陈寒溪.中国地区主义政策的战略效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5):26-30. 被引量:17
-
6多米尼克·赫勒,谧谷(译).东盟地区论坛对亚太地区安全的适用性[J].南洋资料译丛,2006(2):13-28. 被引量:5
-
7杨丹志.香格里拉对话:缘起、特征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7(2):8-13. 被引量:8
-
8《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2005年9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19/content_3511768.htm.(上网时间:2010年2月24日).
-
9楚树龙 荣予.《朝鲜问题需要新思维、新政策》[J].中国与世界观察,2009,(2):108-115.
-
10《东盟地区论坛概念文件》.http://www.aseanregionalforum.org/PublicLibrary/TermsofReferencesandConceptPapers/tabid/89/Default.aspx.
二级引证文献27
-
1具天书.“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障碍与出路:韩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1):98-117. 被引量:9
-
2高程.工业化大国崛起模式背后的理性计算——历史透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2(5):127-139. 被引量:5
-
3周方银.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J].当代亚太,2012(5):4-32. 被引量:155
-
4周意岷.东北亚海洋争端初探[J].国际资料信息,2012(10):11-15. 被引量:1
-
5王俊生.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进展与出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2):53-75. 被引量:21
-
6李东燕.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4):40-54. 被引量:29
-
7高程.历史经验与东亚秩序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3):1-19. 被引量:7
-
8高程.周边环境变化对中国崛起的挑战(英文)[J].国际问题研究,2013(5):33-45. 被引量:35
-
9徐进.未来中国东亚安全政策的“四轮”架构设想[J].当代亚太,2014(1):4-20. 被引量:16
-
10徐春祥.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中国在亚洲唯一区域战略选择[J].东北亚论坛,2014,23(3):73-83. 被引量:20
-
1朱晓中.进北约易 入欧盟难——以罗马尼亚为例[J].世界知识,2003(1):24-25. 被引量:2
-
2隆美尔(菲律宾),郑蔚康(译).菲律宾和东盟的40年:地区安全合作的成绩、挑战和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7(4):18-24. 被引量:3
-
3许涛.恐怖活动染指欧亚地缘中心[J].瞭望,2004(14):50-50.
-
4王京.重大经济、技术、劳动合同经公证则更有保障[J].两岸关系,2000(9):45-45.
-
5永远有新的追求——上海永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华访谈录[J].上海住宅,2005(6):78-83.
-
6罗伯特.S.穆勒,谢华.打赢网络安全战的关键[J].人民公安,2010(10):54-56.
-
7丁奎松.亚太大国关系对地区安全合作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0(1):88-90. 被引量:1
-
8欧阳维.探析中俄地区安全务实合作[J].和平与发展,2011(5):6-8. 被引量:1
-
9朱丽.中美两国安全观的差异及影响[J].阴山学刊,2007,20(6):89-93. 被引量:1
-
10魏婷婷.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地区安全合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13(4):170-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