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异种质玉米自交系沈137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沈137是被广泛应用的优良自交系,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目前由沈137组配的沈玉10、沈玉13、沈玉14、沈玉16、沈玉17、沈玉18等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480万hm2,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
张洪钧
刘元芝
张海波
张振平
机构地区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59,共2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沈137
选育
应用
种质资源
分类号
S513.0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4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彭泽斌,张世煌,刘新芝.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7,5(2):5-8.
被引量:83
2
张世煌,胡瑞法.
玉米育种目标的诱导创新因素[J]
.玉米科学,2000,8(3):3-7.
被引量:23
3
杨密珠,孙海昆,焦宏业,孟庆树,周瑾,付东,魏同科.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53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57-59.
被引量:4
4
荣廷昭,潘光堂,黄玉碧,唐祈林.
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的应用[J]
.作物杂志,1998(S1):12-14.
被引量:29
5
印志同,邓德祥,卞云龙,孙卫永.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48-51.
被引量:38
6
任转滩,马毅,李合新,李汉忠.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J]
.玉米科学,2004,12(2):30-33.
被引量:27
7
番兴明,谭静,杨峻芸.
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00,13(1):107-111.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罗福和,陈伟程,季良越,胡彦民,刘宗华,陈绍江,季洪强,卢学谦.
玉米改良单交种选育方法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3,19(4):321-327.
被引量:30
2
彭泽斌,刘新芝.
1992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97-99.
被引量:14
3
刘新芝,彭泽斌,思扬,张洪哲.
5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聚类分析[J]
.玉米科学,1994,2(1):1-5.
被引量:26
4
吴景锋.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J]
.玉米科学,1995,3(1):1-5.
被引量:70
5
王河成,段运平,石红卫,李凌雨.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5,3(3):9-11.
被引量:24
6
李九云,李军虎.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及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2):18-22.
被引量:5
7
王桂荣,张德水,崔德才,尹承佾.
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性状的遗传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8(1):32-36.
被引量:3
8
彭泽斌,张世煌,刘新芝.
我国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7,5(2):5-8.
被引量:83
9
卞云龙,邓德祥,徐明良,秦泰辰.
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种植株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18(3):40-42.
被引量:7
10
AR咯洛威.玉米轮回选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224
1
代秀云,王薪淇,吴凤新,周小辉,何欢,岳尧海,高嵩,孟令聪,侯国生,焦仁海.
国外玉米杂交种在我国育种中的应用[J]
.东北农业科学,2024,49(3):1-4.
2
FAN Xing-ming, TAN Jing, YANG Jun-yun, LIU Feng, HUANG Bi-hua and HUANG Yun-xiao(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Kunming 650205 , P. R . China ,Baosh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Baoshan 678000 , P.R. China ,Deho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Luxi 678400 , P.R. China).
Study of Yield Combining Ability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Exotic Tropical,Subtropical Maize(Zea mays L.) Inbreds and Temperate Maize Inbreds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2,1(7):725-731.
被引量:2
3
晏庆九,张健,许明陆,霍仕平,张兴端.
三峡库区72份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1,3(1):12-17.
被引量:9
4
卢振宇,李明顺,谢振江,谢传晓,李新海,李炳华,张世煌.
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13-17.
被引量:8
5
张永科,郗洛延,樊瑞彬,王建平,陈钊,武耀龙,王立祥.
资源高效型玉米新品种及其选育[J]
.玉米科学,2010,18(3):71-73.
被引量:3
6
胡学爱,刘世建,杨荣,梁燕,杨雪.
温带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方法[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S1):80-84.
被引量:4
7
任转滩,马毅,李合新,李汉忠.
浅谈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来源及其利用途径[J]
.玉米科学,2004,12(2):30-33.
被引量:27
8
杨密珠,孙海昆,焦宏业,孟庆树,周瑾,付东,魏同科.
玉米优异种质资源53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J]
.玉米科学,2004,12(3):57-59.
被引量:4
9
万丽红,王国忠.
韩国玉米杂交种在我国东北地区适应性研究[J]
.中国种业,2004(11):33-34.
10
樊智翔,安伟,米小红,马海林,王计虎.
青饲(贮)玉米育种与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商业化创新利用[J]
.玉米科学,2004,12(4):23-2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明德.
辽宁省玉米育种回顾与展望[J]
.辽宁农业科学,1993(2):46-48.
被引量:4
2
陈刚,张铁一.
玉米尾孢菌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J]
.辽宁农业科学,1993(4):29-31.
被引量:34
3
魏秀俭,杨婉身,潘光堂,付凤玲.
22个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综合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34-137.
被引量:29
4
陈刚.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生理小种2号的分布与防治[J]
.玉米科学,1993,1(1):65-66.
被引量:11
5
陈刚.
丹玉号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的分析与评价[J]
.玉米科学,1994,2(1):10-13.
被引量:3
6
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王振军,王国华.
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05,36(7):10-12.
被引量:11
7
吴纪昌,陈刚,张铁一,刘春增,马丽君,王孝杰.
多抗性玉米自交系E28的选育与利用[J]
.玉米科学,1996,4(2):1-4.
被引量:14
8
王元东,陈绍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玉米P群自交系与国内传统骨干系的杂种优势表现及其配合力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4):21-25.
被引量:25
9
于晓东,徐明慧,焦仁海.
玉米自交系C8605-2在种质改良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7,15(2):36-38.
被引量:7
10
董怀玉,姜钰,王丽娟,徐秀德,刘丽云.
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2007,15(3):133-13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张振平,齐华,杜妍妍,刘明,姜惟廉.
水分胁迫对玉米P群自交系沈137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9,17(2):95-98.
被引量:5
2
王国宏,王延波,孙成韬,叶雨盛,王和君.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回顾与思考[J]
.杂粮作物,2010,30(6):384-386.
被引量:7
3
王玉全,刘元芝.
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沈137的创新利用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3):111-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忠术.
关于现阶段玉米育种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1(7):87-87.
被引量:2
2
高增玉,武玉华,和剑涵,王江浩,陈希勇.
利用桥梁亲本导入玉米热带种质优良基因的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4):53-55.
被引量:3
3
王秀凤,景希强,王孝杰,景小鹏,刘君,白相历.
旅大红骨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潜力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15(2):36-39.
被引量:6
4
谢光洲,罗春,陈桂英.
2014年富顺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41-41.
5
肖万欣,王延波,谢甫绨,赵海岩,刘晶,史磊.
干旱对玉米自交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5,23(4):54-61.
被引量:13
6
李岩,董本春,王提江,侯文平,郑永照,李晓光,李凯,岳阳.
东北区玉米联合测试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4):62-64.
7
周玉乾,寇思荣,连晓荣.
甘肃敦煌绿洲区干旱胁迫下玉米抗旱性与灌浆期光合特性[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4):112-117.
被引量:6
8
张会丽,许兴,朱林.
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玉米成熟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J]
.玉米科学,2017,25(4):32-39.
被引量:27
9
王国宏,邵帅,石清琢,刘晓丽,王金君,孙成韬,周存立,王延波.
玉米新品种辽单588的选育[J]
.园艺与种苗,2017,37(5):50-52.
被引量:3
10
周晶.
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沈3336的选育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7(11):243-245.
被引量:1
1
潘国才,丁爱华,樊志鹏.
铁岭地区玉米杂交种引种试验[J]
.杂粮作物,2009,29(3):197-199.
被引量:2
2
詹升林,尚凯达,张存荣,安静涛,鲁瑞文.
2008年榆林市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
.种子世界,2009(5):30-32.
被引量:2
3
焦建军.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
.河南农业,2008(16):45-45.
被引量:9
4
尚凯达,刘怀华,张存荣,安静涛.
2007年榆林市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
.种子世界,2008(3):26-28.
被引量:3
5
李霞,蒋文春,刁钰婵,陈志斌.
中量元素肥对玉米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4):412-414.
被引量:5
6
刘小虎,付时丰,施骥,王贺,韩晓日.
沈玉18玉米新品种施肥的模型建立与解析[J]
.土壤通报,2006,37(3):509-512.
被引量:3
7
贾艳琴,武江涛.
玉米良种简介[J]
.山西农业,2004(1):48-48.
被引量:1
8
李旭辉.
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2.
被引量:4
9
赵光敏,李艳君.
如何选购玉米种子[J]
.河北农业科技,2008(22):60-60.
10
董爱玲,李淑兰.
迁安市春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17(2):48-49.
玉米科学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