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A期55-58,共4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参考文献4
1 Waage, S. 2005. Building Capacity for Institutionaliz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Supplement Ⅲ Building National Capacity for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Report to the UNDP/GEF. Forest Trends:Washington, D.C.
2 Xu, J. Y., Chen, L. D., Lu, Y. H., Fu, B.J. 2006.Local people's perceptions as decision support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in Wolong Biosphere Reserve.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8:362 - 372.
3 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201-207. 被引量:184
4 吴健,文峰,马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财政改革研究.2006.http://www.wwfchina.org/csis/wcs/read.php?tid=458.
二级参考文献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9年
2 李文华,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12卷,增刊,2页
3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1998年,2页
共引文献184
1 陈智伟.加强定西市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J] .区域治理,2018,0(7):97-97.
2 周伟,钟祥浩.自然保护区外野生动物的管理——以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6,25(7):800-804. 被引量:9
3 郑朝贵,朱诚.Present conditions an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es on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4,14(z1):79-86. 被引量:3
4 孙晓明.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融资途径分析[J] .科技资讯,2008,6(12). 被引量:3
5 王富有,陈建华.自然保护区经费来源问题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226-228. 被引量:4
6 张华,张立.论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法律保障[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144-146. 被引量:1
7 杜毓慧,杨建林,马万铭.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4):30-32. 被引量:1
8 艾琳,李俊清.由木兰围场的科学考察引发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思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443-446. 被引量:1
9 王丽荣,赵焕庭,宋朝景.珊瑚礁生态保护与管理的社会经济调查[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2):43-46. 被引量:5
10 苏杨.改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9M):25-28.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461
1 张建肖,安树伟.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23-28. 被引量:40
2 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J] .求是,2004(13):55-56. 被引量:63
3 温亚利,谢屹.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权属特点及对保护影响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87-92. 被引量:17
4 燕守广,沈渭寿,邹长新,张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1-4. 被引量:23
5 谭秋成.关于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农村观察,1999(1):26-33. 被引量:19
6 辛琨,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1-23. 被引量:81
7 钱明星.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1):28-37. 被引量:30
8 陈兴良.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J] .法学研究,1996,18(2):10-47. 被引量:137
9 张诚谦.论可更新资源的有偿利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8(5):22-24. 被引量:65
10 沈满洪,陆菁.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J] .浙江学刊,2004(4):217-220. 被引量:121
引证文献46
1 燕守广,沈渭寿,邹长新,张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1-4. 被引量:23
2 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0):50-53. 被引量:51
3 卢世柱.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以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为例[J] .广西林业科学,2007,36(4):223-227. 被引量:9
4 郑敏,张伟.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29-4630. 被引量:14
5 毛涛.中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思考[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7):100-103. 被引量:11
6 母学征,郭廷忠.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10101-10102. 被引量:7
7 毛涛.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研究[J] .前沿,2008(10):142-145. 被引量:2
8 冯艳芬,王芳,杨木壮.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84-88. 被引量:42
9 王权典.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之构建与完善[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22-129. 被引量:13
10 冯凌.基于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5):515-522.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687
1 王佳钰,蔡静,徐菲菲.不同伦理取向野生动物旅游景区的游客具身性体验差异研究——基于网络文本评论与IPA模型分析[J] .中国生态旅游,2021(5):720-732. 被引量:8
2 肖君.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前后森林生态功能变化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23,43(2):1-5.
3 熊德斌,张萌.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贵州茶产业历史变迁考察[J] .林业经济,2020,0(1):51-58. 被引量:8
4 袁广达.环境成本视角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J] .会计研究,2022(6):16-31. 被引量:9
5 毕云龙,徐小黎,齐瑞,李勇,谭丽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J] .国土资源情报,2020,0(1):51-56. 被引量:2
6 周煜.海洋保护区对周边社区经济的影响与分析 ——以广西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中国科技纵横,2018,0(22):1-2.
7 陈钦,李铮媚,李鸣.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394-396. 被引量:19
8 张於倩,潘耀华.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76-178. 被引量:1
9 靳欣,白建明.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基于兽害补偿的案例与视角[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404-407. 被引量:2
10 刘灵芝,陈正飞.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10(S2):74-78. 被引量:6
1 沈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J] .环境保护,1995,23(10):34-35. 被引量:3
2 西藏斥巨资保护野生生物资源[J] .环境,2002(8):42-42.
3 陶方气.我国绿色会计及其理论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2):211-212. 被引量:3
4 史荣濯,郎彩勤.走近历山[J] .长白山自然保护,2003(1):46-47.
5 于波,杨策,李闯.讷漠尔河湿地生态保护初探[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34(1):19-20.
6 罗桂环.中国古代的自然保护[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34-39. 被引量:7
7 顾正勤.对开都河——孔雀河湿地保护的再认识[J] .巴州科技,2009(4):10-12.
8 李世民,赵玉龙.试论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J] .今日科苑,2008(9):108-108.
9 栖息地降级迫使更多特种消亡[J] .世界环境,2009(6):93-94.
10 葛家文.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66-5067.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