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阐述了在污水处理中传统化学絮凝剂的缺陷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优越性,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絮凝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概况,针对当前国内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作者
王兆慧
机构地区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06年第30期22-2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能力
污水处理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8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1
李向飞,文湘华,林刚.
白腐真菌F1对染料脱色特性的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7):1-4.
被引量:21
2
柴晓利,陈洁.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2):61-62.
被引量:25
3
程金平,郑敏,张兰英.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产絮凝剂的周期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4(2):12-15.
被引量:34
4
刘紫鹃,刘志培,杨惠芳.
一株产微生物絮凝剂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J]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1):5-8.
被引量:18
5
陶涛,詹德昊,芦秀青,康健雄,金儒霖.
普鲁兰预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01,27(1):39-42.
被引量:43
6
柴晓利,陈洁,王猛,沈志松.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及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2000,20(6):23-25.
被引量:38
7
贾省芬,杨彦希,黄志勇,杨惠芳.
处理城市污水的多功能混合菌研究[J]
.环境科学,2000,21(3):81-84.
被引量:28
8
尹华,彭辉,贾宗剑,梁郁强,刘慧璇.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除浊性能[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13(1):8-10.
被引量:53
9
黄民生,孙萍,朱莉.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絮凝条件[J]
.环境科学,2000,21(1):23-26.
被引量:67
10
田小光,张介驰,傅俐,于德水,彭万林.
硫酸盐还原菌净化工业废水的研究[J]
.生物技术,1997,7(1):29-31.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褚良银,陈文梅,杜燕.
絮凝法处理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J]
.工业水处理,1993,13(3):26-28.
被引量:23
2
王镇,王孔星.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概况[J]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6):362-367.
被引量:64
3
李福德,谭红,安慕晖,赵晓红,汪频,何宗英,张永地.
微生物净化电镀铬废水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3,4(4):430-435.
被引量:5
4
于广利,王远红,田学琳,胡嘉陵,王辉.
甲壳胺回收食品加工废水中蛋白质研究[J]
.海洋科学,1994,18(3):1-3.
被引量:6
5
安虎仁,钱易,顾夏声,杨艳茹.
厌氧条件下染料的生物降解性能与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J]
.化工环保,1994,14(4):200-204.
被引量:35
6
徐庆源.
用于废水净化与资源化的新型化学絮凝剂[J]
.化工环保,1994,14(5):281-284.
被引量:28
7
杨春荣,顾春俊,曹兵,李杰,郁平,吴彩霞.
高浓度含铬(Ⅵ)废水的处理[J]
.化学世界,1994,35(11):602-604.
被引量:5
8
吴健,戴桂馥.
微生物细胞的絮凝与微生物絮凝剂[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4,16(6):27-29.
被引量:46
9
王岩.
污染防治技术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供采暖锅炉回用[J]
.环境保护,1995,23(1):15-17.
被引量:1
10
陈学毅,解洪喜,王克光.
无污泥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系统[J]
.环境科学,1995,16(4):49-5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88
1
周文化,钟秋平.
出芽短梗霉菌的微生物发酵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z1):179-186.
被引量:5
2
魏剑斌,付永胜,朱杰,陈亚平.
印染废水生物脱色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87-91.
被引量:6
3
周桂.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z1):14-16.
4
田春.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7):98-99.
被引量:2
5
王莉.
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Pullulan)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7,5(35):152-152.
被引量:1
6
张峻华,李海燕.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进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21-24.
被引量:1
7
魏炜,霍石磊,李佳,宋颜彬.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351-356.
被引量:4
8
韩宇,马光庭.
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分离筛选及其产生条件的选择[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6):1063-1070.
9
武荣香.
微生物絮凝剂的初制备及絮凝率的测定[J]
.消费导刊,2008,0(12):180-180.
被引量:1
10
陈秀莉,侯永平.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1):56-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Overden C,Xiao H.Flocculation behaviour and mechanisms of cationic inorganic microparticle/polymer systems[].Colloids and Surfaces.2002
2
Takagi H,Kadowaki K.Purification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flocculant produced by Paecilomyces[].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1985
3
erenc Csempesz.Enhanced Flocculation of Colloidal Dispersions by Polymer Mixtures[].Chemical Engineering.2000
4
汤鸿霄.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几点新认识[J]
.工业水处理,1997,17(4):1-5.
被引量:92
5
汤鸿霄.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研制趋向[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5(2):1-4.
被引量:186
6
邓述波,余刚,蒋展鹏,胡筱敏,罗茜.
微生物絮凝剂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1,17(2):5-7.
被引量:81
7
马延文,张洪林,刘志,蒋林时.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1,21(4):3-6.
被引量:7
8
王猛,施宪法,柴晓利.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
.化工环保,2001,21(6):328-332.
被引量:46
9
唐玉斌,陆柱,赵庆祥.
绿色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水处理技术,2002,28(1):1-5.
被引量:30
10
唐琼,张新申,李正山.
有机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皮革,2002,31(21):29-3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马利民,陈嘉川,刘顺明,杨桂花,臧立华.
絮凝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湖北造纸,2009(3):38-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文德,李健美,谭颖,洪博,徐昆,王丕新.
水分散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2013,33(1):56-57.
被引量:11
2
刘文波.
新闻纸机保洁与清洁技术新实践[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16,35(4):18-21.
被引量:1
1
吴俊森.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85-86.
被引量:3
2
王晚英.
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和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6):5-6.
被引量:1
3
王卫平,朱凤香,陈晓旸,洪春来,薛智勇,吴传珍.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45-48.
被引量:9
4
杨正亮,郑雪斌,冯贵颖.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93-7594.
被引量:6
5
成庆利,滑冰.
固定化细胞研究进展[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2):53-54.
被引量:8
6
李凯,夏娟,孜力汗,刘晨光,白凤武.
理化因素对运动发酵单胞菌絮凝的影响及絮凝机理[J]
.中国科技论文,2015,10(24):2880-2883.
被引量:1
7
罗平,陈晓霞,李亚林,程士宝.
DF-3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优化[J]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08,5(6):53-55.
8
张悦周,吴耀国,胡思海,冯文璐.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化工进展,2008,27(3):340-347.
被引量:26
9
张素娟,蔡玉梅.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J]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4):116-118.
被引量:2
10
胡玉伟,王小云,管楚雄,孙东磊,安玉兴,王小平,朱芬,雷朝亮.
抗菌肽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上的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17-121.
被引量:5
科技资讯
2006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