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七年中红色歌剧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9
An Analysis of Female Roles in Revolutionary Oper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批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表现女性英雄形象的歌剧作品,本文着眼于这些歌剧形象塑造中的文化艺术特征,分析其生成的原因,以寻得这些因素对歌剧形象塑造中带来的利与弊。
作者
王保华
机构地区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舞蹈系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100,共5页
Musicology in China
关键词
歌剧
红色
女性
音乐特征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3
1
金一.1903:《女界钟》[M].上海,大同书局.
2
胡士平.1958:《新歌剧问题讨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出版社.
3
罗光斌,杨益言.1963:《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略谈《红岩》的创作》[N].中国青年报.
4
张玉法,李又宁.1975:《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C].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5
黑格尔.1981:《美学》(第三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6
李大钊.1984:《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7
高力.《"英雄情结",历史嬗变与现代延伸》[J].电影作品,1993,(104).
8
孙兰英.
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男性特色”[J]
.史学月刊,1996(3):96-100.
被引量:15
9
姚智清.
论革命斗争题材长篇小说中的类型女性[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7(6):57-61.
被引量:1
10
王欣.
近代中国女性问题的发展及其时代特征[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1-1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3]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劳动妇女斗争决议案[Z].1931-12-11.
2
[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第2册)[Z].上海:中华书局,1928.
3
[7]梁启超.论学校·女学[N].时务报(第25册),1897年5月2日.
4
[10]金一.女界钟[M].上海:大同书局,1903.
5
[12]张玉法,李又宁.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
6
[14]悲秋.谁之罪[M].江西(第2、3号合刊),1908年12月10日.
7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J].中国新女界杂志,1907,(1).
8
[18]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共引文献
20
1
沈惠芬.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侨乡留守妇女参与革命活动探析[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6):93-100.
被引量:3
2
刘霞.
向警予对妇女解放的探索[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3):17-19.
被引量:4
3
王慧敏.
一枝彤管挟风霜 独立裙钗百兆中——试论南社作家吕碧城女性独立意识的意义[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88-92.
被引量:6
4
耿艳艳.
论郭小川20世纪50年代叙事诗中的女性意识[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89-91.
被引量:1
5
沈国琴.
国家主义·男性特征·女性话语——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女性群体的女权思想研究[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55-58.
被引量:1
6
刘瑜.
从《氓》谈起——女性解放道路之反思[J]
.理论观察,2009(6):127-129.
7
李晓广,吴国清.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女性参政制度的建构与实施——基于多维视角的考量[J]
.妇女研究论丛,2011(1):52-57.
被引量:1
8
郭海文.
性别视角下的女红军研究[J]
.唐都学刊,2011,27(1):59-65.
被引量:1
9
胡艳红,王献蜜,马瑜.
构建文化取向的本土女性心理学初探[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6):116-120.
10
马春花.
女性主义的发生与现代中国——评刘慧英《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J]
.文艺研究,2013(11):141-14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朱琳.
根植民族特征,走向世界舞台——刍议中国歌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J]
.歌剧,2020(5):78-83.
被引量:3
2
吴思富,张建国,章绍同.
对话作曲家章绍同:歌剧《与妻书》的音乐创作及其他[J]
.福建艺术,2019(10):4-10.
被引量:4
3
冯坚.
歌剧《小二黑结婚》之戏曲因素及审美意识浅释[J]
.时代文学,2009(14):195-196.
被引量:7
4
尹晓莉.
民族歌剧中女性角色演唱的共性和个性分析[J]
.作家,2012(24):195-196.
被引量:1
5
徐肖楠.
2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的人格化精神[J]
.中国文化研究,1998(4):92-97.
被引量:2
6
金砂.
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民族歌剧作曲和戏曲音乐手法初探[J]
.艺术百家,1992,8(4):31-36.
被引量:8
7
熊琰.1957-1966年中国歌剧女性形象的人性遮蔽[D]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007.
8
马晓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唱段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2007.
9
徐福梅.中国民族歌剧女声演唱风格的研究[D]河南大学,河南大学2005.
10
黄美丽.论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民族化进程[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0.
引证文献
9
1
张荣家,汪军力.
中国民族歌剧中主题歌的中国精神研究[J]
.秦智,2022(6):104-106.
2
李巍.
从女性形象的转变看中国歌剧艺术视角的变迁[J]
.歌剧,2011(4):74-77.
被引量:1
3
杨立军.
略论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艺术形象塑造的主要特征[J]
.音乐创作,2014(3):122-123.
被引量:5
4
刘晶.
中国歌剧中典型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J]
.才智,2012,0(27):133-134.
5
初健.
歌剧绝唱元素的时代特征——以《运河谣》中“来生来世把你爱”为例[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1):94-102.
被引量:1
6
潘刻科.
近当代声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思考[J]
.山西档案,2017,0(2):155-157.
7
郭嫚嫚.
《小二黑结婚》中女性的现代生命哲学[J]
.参花(上),2019,0(12):66-66.
8
陈思.
歌剧《与妻书》的地方叙事[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2(2):85-89.
被引量:2
9
何雨婷.
浅析红色歌剧创作的民族性特征[J]
.黄河之声,2022(4):34-3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红冠.
红色歌剧作品创作的多元价值体现与探索[J]
.黄河之声,2022(22):156-158.
被引量:1
2
张荣家,汪军力.
中国民族歌剧中主题歌的中国精神研究[J]
.秦智,2022(6):104-106.
3
陈旭.
人物形象塑造旨归下的歌剧《红珊瑚》演唱技术分析[J]
.职大学报,2015(2):46-48.
被引量:1
4
朱筱.
以《木兰诗篇》为例——谈音乐情感在民族歌剧中的叙事[J]
.音乐时空,2016,0(7):49-50.
5
徐艺畅.
民族歌剧中演唱技巧与形象塑造的关系探析[J]
.黄河之声,2016(17):92-92.
被引量:2
6
王也平.
从三位女性角色看中国近现代歌剧中女性成长历程[J]
.艺术评鉴,2018,0(14):158-159.
7
刘美洋,朱煜,徐晓杰.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11):83-85.
被引量:1
8
徐潜,苏冰洛.
歌剧《运河谣》同名主题唱段的演唱分析与教学研究[J]
.音乐生活,2022(11):48-53.
9
陈炜隆.
探析福建歌剧《与妻书》与本土文化之关联[J]
.艺术评鉴,2023(20):140-145.
10
王建树.
近代中国严肃歌剧的艺术创作特征历史审视[J]
.大观(论坛),2024(3):57-59.
1
蒋建军.
浅谈楚漆器装饰图案的文化艺术特征[J]
.美与时代(城市),2013(11):81-81.
2
李涵.
论吴地绘画的文化艺术特征[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15(4):33-35.
3
祝真伟.
湖南新化山歌的文化艺术特征初探[J]
.音乐创作,2012(12):155-157.
被引量:1
4
马花.
热贡唐卡的文化艺术特征[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0(6):221-222.
被引量:1
5
王子玮.
试论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上的应用[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4):73-76.
被引量:1
6
杨祥民.
江苏陶瓷雕塑艺术的历史衍变[J]
.创意与设计,2015,0(4):53-61.
被引量:1
7
杨宝玲.
《疯狂的石头》等平民电影的文化艺术特征探究[J]
.长城,2011(10):177-178.
8
胡志龙.
黄杨木雕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应相互并举[J]
.浙江工艺美术,2013(11):90-91.
被引量:3
9
王璟.
高校中国艺术史教学方法探索[J]
.学园,2014,0(35):56-57.
10
魏华.
朱仙镇木版年画动漫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1-14.
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