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浅析
被引量: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周学文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肝胆病等疑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首次将中医外科“消、托、补”等治法融入内科溃疡病的治疗,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以季节、饮食、七情为主要病因,气血壅遏,热盛肉腐为主要病机,进而提出消化性溃疡“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
李曦明
陈文娜
机构地区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实验技术中心
出处
《光明中医》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以痈论治
周学文教授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272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82
参考文献
7
1
王崇文.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新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1999,10(2):65-67.
被引量:25
2
张亚历.图解消化病学[M](第一版)[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41.
3
于皆平,王小众.胃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4-294.
4
凤良元,主编.胃病与胃黏膜保护[M].第一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
5
廖杰 张宝恒.氧化苦参碱的抗炎症作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20(4):313-315.
6
袁惠南等.苦参的中枢抑制作用(中国药学会全国药理学会议资料集)[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3,3(4):317-317.
7
罗光宇,欧芳春,向永臣,吴纯洁,田运卓,凌一揆.
“十八反”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川乌反白芨的初步试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12):1-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肖树东.与胃酸相关疾病.国际内镜与消化性疾病研讨会专题报告[M].广州,1998..
共引文献
67
1
伍三妹.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次碳酸铋联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临床荟萃,2002,17(23):1401-1402.
被引量:2
2
李梢,吕爱平,贾宏伟,王友京.
Therapeutic Actions of the Chinese Herbal Formulae with Cold and Heat Propert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Ultrastructures of Synoviocytes in Rats of the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22(4):296-302.
被引量:5
3
马德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04,22(8):54-55.
4
颜宁.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学,2004,32(4):257-258.
被引量:4
5
白向阳.
川乌的毒性与抗肿瘤作用概述[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2):125-126.
被引量:19
6
杨爱萍,李正安,金艳,蒙启飞.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108例临床与内镜分期对比观察[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1):57-58.
被引量:1
7
欧阳颖,王志凤.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进展[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5):487-489.
被引量:2
8
刘东平.
苦参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4):63-64.
被引量:17
9
温敏,毛晓健.
白刺花化学成分及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状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1):63-64.
被引量:9
10
向四国,陈程,仰涢霞.
吗丁啉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59-16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72
1
古远明.
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743-743.
被引量:3
2
刘景泉.
活动期消化性溃疡330例中医证型分析[J]
.中医药通报,2002,1(2):29-30.
被引量:3
3
吴艳玲,朴惠善.
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519-520.
被引量:163
4
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多中心临床试验协作组.
不同组合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一年随访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161-1165.
被引量:30
5
吴娟,金基成.
田德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J]
.中医杂志,2004,45(8):578-579.
被引量:10
6
宋世雄.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65-865.
被引量:1
7
赵琰,李宇航,王庆国,屈会化,周冠芬,贾玉森,张冬梅,钟相根.
半夏泻心汤不同性味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0):45-47.
被引量:38
8
郭保全.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体会[J]
.光明中医,2004,19(5).
被引量:4
9
甘伟佳,何恢健.
健脾祛痰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J]
.光明中医,2004,19(4):50-51.
被引量:2
10
白长川,李小贤.
李寿山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0):4-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8
1
肖景东,周学文.
胃溃疡“毒热”病因中医证治文献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80-281.
被引量:4
2
王萍,唐旭东,刘绍能.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特征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2):39-40.
被引量:13
3
肖景东,周学文.
创新“毒热”理论 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166-1168.
被引量:31
4
史金花.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概况[J]
.光明中医,2008,23(12):2082-2084.
被引量:5
5
冯群法,闫杰,吴积海.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5例[J]
.中医研究,2009,22(4):43-44.
被引量:15
6
刘丰晓.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70例[J]
.光明中医,2009,24(5):853-854.
被引量:7
7
蔡行平,李建强.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治方法探讨[J]
.新中医,2009,41(8):113-114.
被引量:2
8
蔡行平,李建强.
探讨消化性溃疡从痈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J]
.天津中医药,2009,26(5):400-401.
被引量:2
9
蒋军,裘华森.
消化性溃疡中医病机及治法浅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845-2847.
被引量:9
10
张世银.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175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95-9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
李志勇,吴耀南.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3):77-80.
被引量:23
2
肖景东,周学文.
胃溃疡“毒热”病因中医证治文献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80-281.
被引量:4
3
毛竹君,董颖,栾洁,徐隽斐,陶枫,姚政,陆灏,沈远东.
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及证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8):1064-1067.
被引量:25
4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
5
周云和.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评价[J]
.吉林医学,2009,30(19):2283-2283.
6
廖威.
中西医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认识与治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1868-1870.
被引量:14
7
黄左宇,李春婷.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04-105.
被引量:4
8
储琳.
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进展[J]
.江苏中医药,2010,42(4):78-79.
被引量:11
9
李瑞娟,杨文明.
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2):109-112.
被引量:5
10
汤立东,王垂杰.
以痈论治肝源性溃疡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944-945.
被引量:5
1
石绍顺,陈民,张立.
周学文教授“以痈论治”思想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运用[J]
.新中医,2010,42(6):130-131.
被引量:1
2
季顺欣,陈欢雪,陈民,周学文.
周学文教授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学术渊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1001-1002.
被引量:28
3
肖景东,周学文.
胃溃疡“毒热”病因中医证治文献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80-281.
被引量:4
4
鲁国良.
李玉奇教授以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
.新中医,1994,26(4):12-14.
被引量:6
5
王宇,姜树民.
姜树民“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31-33.
被引量:6
6
肖景东,樊旭.
以痈论治胃溃疡[J]
.中外医疗,2008,27(15):88-88.
被引量:4
7
铁玲玲,姜树民.
姜树民以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1):10-11.
被引量:5
8
李玉奇.
以痈论治萎缩性胃炎纵横谈[J]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392-394.
9
肖景东,周学文.
创新“毒热”理论 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166-1168.
被引量:31
10
任博宇,姜树民.
姜树民治疗脾胃病的常用药对及学术思想[J]
.湖南中医杂志,2016,32(6):27-29.
光明中医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