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Academic Monthly
同被引文献62
-
1孟繁华.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的文化问题——评戴锦华的当代中国文化研究[J].南方文坛,2002(4):23-25. 被引量:3
-
2李庆本.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4):14-21. 被引量:14
-
3贺桂梅.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J].天涯,2010(4):192-202. 被引量:1
-
4罗岗,杨念群,戴锦华,贺桂梅,季建青,倪文尖,胡志德,赵京华,杨立华,刘复生.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与现实关注[J].天涯,2010(5):173-189. 被引量:1
-
5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9(4):36-41. 被引量:45
-
6费孝通.弘扬优秀传统 实现“文化自觉”[J].中华文化论坛,1998(4):7-7. 被引量:14
-
7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争鸣,1998(6):6-21. 被引量:132
-
8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5
-
9支庭荣.由盛转衰的发展传播学[J].新闻大学,1996(4):4-7. 被引量:13
-
10徐坤.初识戴锦华[J].当代作家评论,1996(4):47-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7
-
1蒯正明,蒋苗苗.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欧洲左翼政党发展的状况及其评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6):26-31. 被引量:3
-
2傅千吉.白龙江流域藏区佛苯信仰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4):79-85. 被引量:1
-
3袁阿会,李向东.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探析——基于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审视[J].职教论坛,2015,31(8):29-32. 被引量:2
-
4袁阿会.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探析——基于职业教育历史发展的审视[J].当代职业教育,2015(5):12-15.
-
5胡百精,杨奕.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6,38(3):61-80. 被引量:84
-
6何坤.新媒介时代背景下的公共传播:现状与反思[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2):38-43. 被引量:7
-
7冯建华.公共传播的意涵及语用指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4):113-119. 被引量:18
-
8胡百精.公共协商与偏好转换: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实验的公共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4):21-38. 被引量:38
-
9操慧,夏迪鑫.新闻观点化与观点新闻化——对公共传播视域下媒体话语实践理路的审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9):134-139. 被引量:1
-
10褚金勇.公共传播:从媒介转型、学科整合到问题域的确立[J].新闻爱好者,2020(10):14-17. 被引量:1
-
1戴锦华:质疑“全球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0(3):126-126.
-
2侯孝贤.“东北人”的隐形书写[J].文化月刊,2002,0(6):78-79.
-
3何蕴琪.戴锦华:镜子是一种本质的真[J].南风窗,2016,0(16):44-47. 被引量:3
-
4章蕾.转型期中国文化现状的全景透视——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3):80-80.
-
5温映瑞.浦东寻找自身文化的位置[J].浦东开发,1998,0(3):52-54.
-
6王木善.全球文化态势和中国文化的位置[J].长江论坛,2004(1):59-61. 被引量:1
-
7中国文化自觉是一个危机性的急迫命题[J].社科新视野,2014,0(5):31-31.
-
8叶俊东,周甲禄.文化大合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走向[J].刊授党校,1995,0(2):12-13.
-
9资讯[J].大众电影,2015,0(4):125-125.
-
10王衡.欲望追寻与精神建构之间的裂隙——试论电视剧的精神坚守问题[J].文艺评论,2009(6):22-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