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把握基础教育阶段师生距离的“度”
被引量:4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5-28,共4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9
1 邹红梅,何文琦.略论人际交往中的距离[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4(4):54-55. 被引量:8
2 胡解旺.师生“零距离”: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J] .交通高教研究,2003(5):79-80. 被引量:2
3 林黎.距离产生美[J].思想.理论.教育,2001,(3).
4 孙仕满.师生关系不可“零距离”[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8):33-33. 被引量:3
5 JamesM.Banner.jr.Haroldc.Cannon著.现代教师与学生必备素质.陈廷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6 汤金洪.师生亲密必须有“间”[J] .云南教育,2005(26):39-40. 被引量:1
7 刘祥.老师,你与学生的距离有多远[J].方法,2004,(8).
8 和丽君.审美过程中功利与非功利的统一—布洛心理距离说新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1,(1).
9 潘发达,李梅,李冰.“教师类型”研究回眸[J] .上海教育科研,2003(4):18-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1
1 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行为的研究[J] .心理学探新,1999,19(2):32-39. 被引量:127
2 吴先能.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与师资培训[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2):63-65. 被引量:10
3 罗晓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6):741-742. 被引量:73
4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页.
5 孙春成.《教学的四种境界》,《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11日.
6 [日]大桥正夫,钟启泉译.《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7 国内外教育文摘,2000,.
8 Wubbels T, et al.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Reseach ( ECER ), England:Bath, 1995.
9 Fisher DL. 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ch Association,Chicago, 1997, March.
10 辛自强,林崇德,俞国良.教师互动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应用[J] .心理科学,2000,23(4):404-407.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11
1 黄雯倩.基于戈夫曼拟剧论的师生距离把控艺术研究[J] .甘肃教育研究,2021(6):9-13. 被引量:1
2 于立娜.构建基础教育阶段师生距离的尺度[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3):12-14. 被引量:6
3 张留伟,杨志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1):48-51. 被引量:1
4 范海兰,陈石军.不同语境下的互补——葛兰西和布洛的“距离说”比较[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6):46-49.
5 黄妍,桑青松.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人际空间距离[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80-83. 被引量:10
6 韩晓姣,司汉武.大学生校外租房的社会空间分析[J] .理论观察,2009(6):105-108. 被引量:2
7 张华,王丽逦,唐红斌.对不同类型健美操教师教学效果的研究[J] .考试周刊,2012(32):110-111.
8 张文婷.浅析人际交往中的距离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215-215. 被引量:2
9 陈炬,梁跃荣.基于互联网下产品设计中人与产品距离的探讨[J] .装饰,2015(1):126-127. 被引量:8
10 鹿春雨,许焱娇,王馨,王晓一,张郢.父母老师教育方式与高中生厌学情绪的关系研究[J] .才智,2017,0(13):6-6.
同被引文献20
1 姜深香.论应用写作的社会性与评价体系的标准化[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12-14. 被引量:2
2 萌兆量,陈宗兴.地理环境概述(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6.
3 姜深香.论近距离案例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6):149-150. 被引量:3
4 钟启泉,刘徽.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J] .教育研究,2008,29(9):47-52. 被引量:56
5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 .教育研究,2009,30(10):66-73. 被引量:292
6 王卫华.论教学机智的内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6):77-81. 被引量:6
7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0(2):36-45. 被引量:269
8 何云峰,王宁,毛荟.多学科视角下“实践育人”的观照与释读[J] .教学与管理,2018(3):16-18. 被引量:8
9 廖青,黄绮妮.布尔迪厄实践理论中的惯习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2):76-82. 被引量:21
10 孙刚成,贺列列.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视域下的教师教学与扮演角色变革取向[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4):82-90. 被引量:16
1 蒋秀琴.精心调适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 .教育科研论坛,2011(6):19-20.
2 汤金洪.师生亲密必须有“间”[J] .云南教育,2005(26):39-40. 被引量:1
3 王文彦,陈平华.论网络传播在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4):68-68.
4 汤金洪.师生亲密须有“间”[J] .小学德育,2006(5):48-48.
5 李海林.课堂文化的核心层面[J] .教育文摘,2013(11):45-45.
6 金薇.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 .现代教学,2015,0(1):92-93.
7 王维信.网络对学生德育的影响[J] .大江周刊(论坛),2012(10):75-75.
8 人间四月天[J]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11(4):1-1.
9 王改燕.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20(1):71-74.
10 徐国庆.也谈翻转课堂[J] .职教论坛,2014,30(21):1-1.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