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大学通识教育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不少高校针对低年级本科生设计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通选课方案,对于提高在校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不过,应当看到,通识教育在我国才起步不久,其在理念、制度、实践诸层面上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例如通识教育的宗旨、手段和内容、通识教育在制度上的可行性、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的关系等等,还有待于人们作出更深入的检讨。2005年6月,“中国文化论坛”曾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召开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围绕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论文集已于近期出版:《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甘阳、陈来、苏力主编,三联书店2006年版)。对于外国文学学科而言,如何将外国文学纳入到大学通识教育中去,如何在更广大的思想文化脉络下确定文学经典的意义,经典阅读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占有什么位置,这些都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这里刊发的《〈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一次以经典细读和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试验》介绍了清华大学最近的一门通识课程。这门课程以外国文学经典的细读和讨论为中心,其授课对象为全校所有专业的本科生。附录中选登了几位选课学生的课程论文。这些论文样本表明,经过适当引导,非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对文学经典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还能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心得。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37,共21页
Foreign Liter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