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以“小城镇”为主的道路,这主要是由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所决定。这条道路虽然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在当前应该走资源节约型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
作者
李庄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1-64,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模式
多元城市化模式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1
1
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5
共引文献
32
1
郭上沂.
降低城镇化成本: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J]
.理论与改革,2006(3):72-76.
被引量:9
2
李志民,周宝同,张玫.
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12-3514.
被引量:10
3
张威,郭善莉,穆克华,李川川.
资源环境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255-259.
被引量:7
4
赵立新.
城乡统筹、城乡和谐与胶东半岛城乡一体化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0):4-8.
被引量:3
5
罗迎新.
梅州市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
.热带地理,2006,26(4):339-343.
被引量:4
6
李艺纹,李小玲.
京津联合发展总部经济探讨[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11):17-20.
被引量:4
7
宋鄂平.
恩施州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分析与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76-179.
被引量:3
8
商哲,赵荣山.
新时期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J]
.山西建筑,2007,33(22):8-9.
9
李继云.
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
.乡镇经济,2007,23(10):22-24.
被引量:2
10
李继云.
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为例[J]
.商业研究,2008(5):177-1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8
1
丁国平,邵珂轶,蒋珏.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
.特区经济,2006(8):131-132.
被引量:2
2
曹培慎,袁海.
城市化动力机制——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75-78.
被引量:6
3
冯俊新.
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S1):38-44.
被引量:10
4
文贯中.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农业与城市化[J]
.农村农业农民,2006(8):38-39.
被引量:2
5
王颖.
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社会学研究,2000(1):65-75.
被引量:42
6
陈映芳.
中国人的城市化[J]
.博览群书,2005(3):15-19.
被引量:5
7
林忠心.
浅析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作用[J]
.消费导刊,2008,0(3):71-72.
被引量:2
8
李京文,吉昱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3):1-10.
被引量:35
9
何剑,王良健.
现阶段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及对策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3):14-17.
被引量:12
10
孟素洁,黄序.
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J]
.城市问题,2004(4):40-4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8
1
丁守海.
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26-145.
被引量:2
2
丁力.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
.科技创业家,2013(10).
3
何笑.
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江西的模式选择[J]
.新余高专学报,2008,13(1):6-9.
4
柴洪辉,顾海英,张全红.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评述[J]
.经济地理,2009,29(4):654-661.
被引量:16
5
张启祥,余文华.
南京市信息服务业竞争力透视[J]
.中国信息界,2010(1):71-74.
被引量:2
6
冯伟.
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我国副省级城市为例[J]
.产经评论,2010,1(4):112-121.
被引量:10
7
李猛.
城市化模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困境[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2):58-61.
被引量:3
8
于娜.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174-17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李二玲,刘萍.
欠发达农区农户对城市化的响应能力分析——基于对河南省1251户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2010(2):34-44.
被引量:4
2
刘桂文.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
.热带地理,2010,30(2):194-199.
被引量:4
3
杨万江,蔡红辉.
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
.经济论坛,2010(6):18-20.
被引量:23
4
王连顺,高强.
中国农业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综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70-71.
5
李恕宏.
石台县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0,24(6):56-60.
被引量:1
6
张飞雁,张锋.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生活城镇化:相关性分析[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9):112-115.
7
张静晓,李慧.
科技与经济融合的西安模式[J]
.开放导报,2011(5):54-57.
被引量:4
8
马玉荣,陈波.
论中国碳基金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J]
.学术交流,2011(10):131-135.
被引量:9
9
何鹤鸣,张京祥.
转型环境与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型[J]
.城市规划学刊,2011(6):36-43.
被引量:14
10
杨军.
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刍议[J]
.科技视界,2012(13):97-98.
1
孔祥智.
我国城镇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城乡建设,2003(3):23-24.
被引量:2
2
韩丽.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三农中国,2005(8):32-33.
被引量:2
3
宋妍.
“三农”问题与城镇化发展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2):13-14.
4
高扬波.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五大问题[J]
.党政干部论坛,2006(4):20-21.
被引量:5
5
林志友.
二元社会结构与中国城市化路径选择[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50-53.
6
杨益明.
转型期我国城市化模式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7(7):76-79.
被引量:1
7
陈国富.
五大功能区视域下重庆建设长寿城市发展新区的思考[J]
.经济论坛,2015(1):63-65.
8
康就升.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理念创新和体系构思[J]
.南方经济,2004,33(10):63-66.
被引量:2
9
张荣东.
论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22-23.
10
雷国本.
我国城市化中的制约因素和模式选择[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
求实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