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运动性肌肉酸痛产生机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目前肌肉酸痛产生的机理和影响肌肉酸痛的因素,并提出了肌肉酸痛的分级和几种消除手段。
作者
莫冬丽
机构地区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出处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肌肉酸痛
分级
治疗
运动性肌肉酸痛
分类号
R872.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陈淑云.
音乐电疗对运动员肌肉酸痛僵硬恢复效果[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2):106-107.
被引量:7
2
严政,郭建蓝,郭有莘.
外用药物对防治肌肉酸痛的临床和药理作用初探[J]
.体育科研,1988,9(11):29-32.
被引量:2
3
蔡永林.
运动后肌肉酸痛的原因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8,5(2):85-88.
被引量:2
4
R.B.ARMSTRONG,宋桂茹.
运动所致迟发性肌肉酸痛的机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5(4):22-2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7
1
穆家庆.
运动性肌肉酸痛的原因和防治[J]
.体育科技,1994,15(4):67-70.
被引量:3
2
李澎涛,于鸿玲,康锁彬,易学,张文生,侯立琴.
针刺对超负荷运动家兔骨骼肌超微结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4,13(3):126-128.
被引量:6
3
李靖,王旭东,潘利萍.
低频电针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耐力性运动疲劳的康复疗效评价[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8):581-584.
被引量:15
4
李靖,王旭东,潘利萍.
放松音乐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94-496.
被引量:21
5
李靖,王旭东.
音乐对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影响的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06,13(5):57-60.
被引量:12
6
李靖,蒋丰,王旭东.
自选音乐与放松音乐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疗效比较[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56-1958.
被引量:15
7
王法涛,李时慧.
音乐渐进放松配合音乐心率训练对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108-112.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25
1
穆家庆.
运动性肌肉酸痛的原因和防治[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2,14(4):341-344.
被引量:1
2
周卫平.
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4):74-76.
被引量:3
3
戴国钢,马建.
延迟性肌肉酸痛及其防治的某些进展(综述)[J]
.四川体育科学,2000,19(2):16-21.
被引量:6
4
卢鼎厚.
骨骼肌损伤的机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7(2):23-29.
被引量:11
5
张传光,修振涛,何子红,吕端磊,陶大浪,唐陶敏,冯连世.
我国优秀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69-71.
被引量:18
6
裴彩利.
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机制及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2):57-59.
被引量:5
7
张海平,刘建军,董敏辉.
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研究进展[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52-55.
被引量:15
8
杨志贤.
三种放松手段对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效果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119-121.
被引量:13
9
[2]张雅云主编.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5.
10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
9
1
方向丽.
DOMS的基础研究现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65-66.
被引量:1
2
顾敏芳.
职校女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性肌肉酸痛的调查分析[J]
.体育科技,2003,24(4):50-52.
3
刘聪.
大运动量训练后不同放松练习乳酸排出量的观察[J]
.湖北体育科技,2000,19(4):41-43.
4
李港水.
对职校学生体育课课后肌肉酸痛的探析[J]
.科教文汇,2008(2):107-108.
5
黄柳倩,林炜鹏,黄翔,梁锋.
体育运动后肌肉疼痛产生的机理及消除和预防方法[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99-101.
被引量:2
6
洪志刚.
对中专生体育锻炼后肌肉酸痛的调查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9):255-256.
7
李侃.
冷敷对大学生运动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J]
.安徽体育科技,2017,38(1):76-79.
被引量:2
8
孟维波,刘硕.
冷疗对男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8,40(6):62-65.
被引量:3
9
王中南.
“三线放松法”在排球课中的追踪观察实验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3):89-9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翔,张国强,段许扬.
延迟性肌肉酸痛恢复过程的年龄特征研究[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2):90-93.
被引量:1
2
钦可为,乔媛媛,钟毓贤,付本升,张达矜.
基于海军某部队训练疼痛症状调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9):883-885.
被引量:7
3
郭晴晴.
不同准备活动对于下肢肌肉状态的影响——基于肌肉无创测量技术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9,38(12):1075-1079.
被引量:3
4
戴声豫,黄明明,文世林.
冷疗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改善效果的Meta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7):229-233.
被引量:1
5
蔡国锋,庄哲,马喜强,郭霞,孙宏,孙波,全爱君,梁洪文,刘大伟,李朝旭,蔡国梁.
滑雪运动的延迟性肌肉酸痛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
.四川体育科学,2023,42(1):43-46.
6
段雪梅,李淑璠,王芃.
冷疗与高压氧疗法对运动员疲劳后身体机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3,31(1):64-67.
被引量:1
7
王娟,汪学红.
不同理疗方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23,42(4):354-362.
8
单波,王志海,宋锐,胡晓龙.
山东省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3,31(4):69-72.
1
吴洁.
按摩对运动性肌肉酸痛提前恢复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3):79-79.
被引量:2
2
马俊杰,李杨,彭瑞云.
免疫器官放射损伤的研究进展[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5):476-478.
被引量:1
3
檀志宗,刘新宇,李男,任雪.
冷冻疗法在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研,2014,35(4):50-54.
被引量:8
4
王芳,侯春梅,袁顺宗,张伟京.
放射性肺损伤机制与防治新进展[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272-274.
被引量:5
5
战丽,梁林,陈宝友.
军事训练所致颈椎损伤性眩晕20例[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6):487-488.
被引量:1
6
马建,张鑫,刘波,虞亚明,张世明,涂禾.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临床研究之四——外用中药“疲王霜”对女子重竞技运动员肌肉酸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1):67-69.
被引量:11
7
张珩,李积胜.
铀对人体影响的机制及防治[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4,31(2):80-84.
被引量:14
8
曹延广,徐禄基,许良,宋震坤,吴建民.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9,15(1):126-129.
被引量:5
9
胡泽兵,王冰,曹新生,杜挺媛,张舒.
骨质疏松动物及细胞学研究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7):789-791.
被引量:9
10
张焕鑫,张宏考.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1813-1816.
被引量:3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