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未病概念与“治未病”理论探讨
被引量:53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4
-
1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8.
-
2刘恒瑞.伏邪新书[M]//裘庆元辑.三三医书:第二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
3龚廷贤.万病回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3.
-
4谢仁明,王永炎,谢雁鸣.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及其干预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0-41.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112
-
1徐剑文.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2):121-124. 被引量:3
-
2钱会南.论饮食五味对体质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5,18(2):1-3. 被引量:5
-
3高飞.“和”与“和而不同”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5,23(3):420-421. 被引量:1
-
4田进文,石巧荣,韩成仁,王士雯.论肝藏在体为骨骼肌系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3):143-145. 被引量:8
-
5于春泉,张伯礼,马寰.亚健康状态主要类型及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91-93. 被引量:39
-
6罗颂平.张介宾的学术思想及其妇科专著《妇人规》[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307-310. 被引量:13
-
7赵喜.心主神明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3):64-65. 被引量:2
-
8赵春妮,江花.从《内经》“七损八益”看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中医药,2005,24(4):37-38. 被引量:1
-
9甘海球,简卓欢,董襄国.论肺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15-17. 被引量:5
-
10钱会南.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5):286-287.
同被引文献562
-
1戎卿文,张剑葳,吴美萍,李新建.论意大利建筑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实践中的整体观[J].建筑学报,2020(1):86-93. 被引量:6
-
2李沅芳.建筑遗产视角下湘西传统村镇预防性保护研究——以洪江古商城为例[J].建筑经济,2020(S02):235-238. 被引量:4
-
3李翅,马鑫雨,夏晴.国内外韧性城市的研究对黄河滩区空间规划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2):54-61. 被引量:23
-
4李爱群,周坤朋,解琳琳,王崇臣,永昕群.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再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1(1):13-22. 被引量:26
-
5何志良.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1-1882. 被引量:18
-
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9):7-37. 被引量:45
-
7陈晓锋,徐英妹.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脑中风预防中的运用初探[J].陕西中医,2008,29(8):1040-1042. 被引量:8
-
8马超,郭小鹏,成俊,陈和军.慢性前列腺炎“治未病”浅谈[J].新疆中医药,2001,19(S1):2-3. 被引量:2
-
9路彩霞.年中度岁与晚清避疫——以光绪二十八年为主的考察[J].史林,2008(5):90-95. 被引量:7
-
10吕野夫.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7,2(5):86-8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53
-
1刘进,李国信,李丹.治未病学术思想探源及研究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309-1312. 被引量:7
-
2刘泰,谭璐璐.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开展对脑中风传变的防治[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60-861. 被引量:7
-
3李兰珍,朱向东,王燕.中医治未病思想源流考析[J].中医研究,2008,21(7):57-59. 被引量:7
-
4陆绮.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515-1517. 被引量:2
-
5刘奕蕾,曹奕.从“治未病”谈针灸对中风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506-509. 被引量:7
-
6毛婷婷.“治未病”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4):13-15. 被引量:7
-
7温晓妮.“治未病”与“过劳死”[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489-490. 被引量:2
-
8于敏,史耀勋,田谧,王安娜,赫岩,李萌,李伟惠.《内经》“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3-2725. 被引量:7
-
9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程畅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5-2727. 被引量:48
-
10王春明,陈和平,郑荣梁.自由基医学理论用于“治未病”的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7):685-68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50
-
1黎培芳.基于“治未病”理念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2,8(25):232-235. 被引量:1
-
2张宏伟,洪军.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2,40(6):119-122. 被引量:2
-
3吕文亮,周姝含,孙易娜,徐婧,段妍君,张平.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601-2606. 被引量:8
-
4顾亦斌,廖建辉.徐灵胎《兰台轨范》学术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医的启示[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1):176-176. 被引量:3
-
5李爱群,周坤朋,解琳琳,王崇臣,永昕群.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再思考[J].中国文化遗产,2021(1):13-22. 被引量:26
-
6田鑫,徐丽丽(指导).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忌口”思想浅析[J].光明中医,2020(8):1153-1155. 被引量:2
-
7樊俐慧,王志刚,杨霞,朱向东.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养生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4):314-315.
-
8郭红艳.分析部队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7):60-61.
-
9刘敏鹃,晏建梅,杜水连.“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肝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9):252-253. 被引量:1
-
10黄卓燕,张勉,韦子章,冯纬纭,方燕飞.“治未病”与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初探[J].黑龙江中医药,2009,38(4):6-7. 被引量:3
-
1赵耀德,肖复燊,梁伟华,欧光乾.构建中医现代化的“医”“教”“研”新体系[J].医学与哲学(A),2007,28(9):71-72. 被引量:3
-
2胡卫东,钱俊华(指导).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浅述[J].国医论坛,2008,23(2):5-6. 被引量:5
-
3周峻伟,王和天,苑惠清,巫熙南.《伤寒论》治未病思想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2):3-5. 被引量:2
-
4孟庆云.中医学研究:呼唤新学派新流派[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9):937-938. 被引量:5
-
5焦志礼.论当代中医学术发展之困惑[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5):283-285. 被引量:3
-
6岳旭东.关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J].光明中医,2012,27(2):207-210. 被引量:4
-
7颜兵,施俊,秦志丰,魏品康.浅析当前中医药抗肿瘤最佳时机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B),2011,32(10):65-66. 被引量:2
-
8张万年,文艺,常少琼,陈瑞芳.现代纯中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4):25-27. 被引量:1
-
9黄煌.继承:面向21世纪中医学发展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3):3-5.
-
10牛素珍,阎聚峰,孙士江.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初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3):44-46. 被引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