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1
-
1徐雪莹.教育学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8
-
1屈琳琳,宋菁.对青年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3):75-76. 被引量:1
-
2史伟.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高校管理工作体会[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138-138. 被引量:4
-
3王淑娥.探析非正式组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因势利导措施[J].成功,2010(9):285-286. 被引量:4
-
4吴永进.非正式组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以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18):54-55. 被引量:2
-
5王江兵,戴跃侬.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3):8-11. 被引量:20
-
6李月顺.职业院校中的非组织评价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0):46-47. 被引量:4
-
7赵振营.论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J].中国市场,2008(39):126-127. 被引量:2
-
8王宗元,赵俊芳.高校非正式组织实证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108-111. 被引量:3
-
1夏支平.成长的需要——一种基于“人群关系论”的班级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89-92. 被引量:2
-
2何善平.百年管理理论回顾及其对当代学校管理的启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7(1):9-13. 被引量:5
-
3于斌.学校行政领导处理人际关系应把握的关键词[J].学校管理,2013,0(4):44-45.
-
4向您敬礼,提倡、支持、投身教育科研的领导同志们![J].上海教育科研,1990(5):65-65.
-
5黄婷.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高校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0):248-249.
-
6陈金赞.大力开展区县级教育科研管理的研究工作——在京津沪三市区县级教育科研管理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教育科学研究,1991(1):31-32.
-
7金朝晖.且行且评且完善——动态评价在课题过程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4(10):41-42.
-
8唐圣权.“小伢子”教官[J].人民教育,1992(9):17-17.
-
9陶侃.教育科研管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4(3):37-40. 被引量:1
-
10田文.中职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分析与引导[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127-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