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5,10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3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0.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
5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
6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9贝斯特 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10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刘春荣.全球化与政治策略[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1):270-29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33
-
1马庆.社会自由与社会主义:对霍耐特近著的讨论[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0(10):63-71.
-
2田佑中.论后现代主义与知识经济研究的融通[J].新东方,2001,10(5):19-22.
-
3邢荣.现代性的内在矛盾[J].哲学动态,2002(5):7-10. 被引量:6
-
4宋鹏,江振峰,陆昱博.关于现代性的哲学反思[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6-90. 被引量:3
-
5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81-98. 被引量:31
-
6罗骞.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实践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2):19-22. 被引量:6
-
7罗骞.以现代性批判为视角重构马克思思想阐释[J].东南学术,2007(1):97-104. 被引量:3
-
8吕东亮.“胡风派”的鲁迅研究及其与主流派的歧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231-251. 被引量:6
-
9张爱华.感悟美国“X世代”电影 美国新锐电影人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3):1-9. 被引量:5
-
10甘芸英.论科学发展观对物化现象的有效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43-4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7
-
1蒋海升.后现代主义思潮、大众文化与当前青少年道德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9(17):13-14. 被引量:3
-
2陈学明.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J].求是学刊,2004,31(4):20-23. 被引量:11
-
3理查.戴尔.娱乐与乌托邦[J].当代电影,1998(1):68-74. 被引量:40
-
4张国清.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7(4):11-22. 被引量:14
-
5张奎良.唯物史观的人学意蕴─—兼答徐亦让、唐正东同志[J].哲学研究,1994(12):32-39. 被引量:4
-
6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3
-
7张盾.从反现代性角度重新解读马克思异化理论[J].人文杂志,2004(5):23-27. 被引量:7
-
8邹广文.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5):59-66. 被引量:35
-
9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5(1):51-57. 被引量:34
-
10俞吾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6
引证文献14
-
1徐卫国,任端军.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3):1-5.
-
2徐卫国,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3):7-12.
-
3任端军,徐卫国.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10(4):49-54.
-
4杨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68-72. 被引量:13
-
5汪斌锋.超越资本现代性——兼与郗戈先生商榷[J].社会主义研究,2014(4):15-20. 被引量:2
-
6汪斌锋,王秋艳.“资本”现代性的代价[J].天府新论,2014(5):75-80.
-
7曹清燕,张欣.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6,26(1):17-21. 被引量:2
-
8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2):40-44.
-
9卜建华,徐凤娟.网络社会青年信仰泛娱乐化庸俗化风险的“文化景观”与破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0(1):33-40. 被引量:38
-
10宋艳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的出场语境、主要论域与拓展空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4):27-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9
-
1付超,李丹阳.商谈论视角下网络舆论话语主导权的建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2):6-9.
-
2叶子鹏,单景泽.防范化解青年意识形态风险:模型框定、时代表征与实践进路[J].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10):11-23.
-
3郭海龙,徐红霞.超越“内圣外王”:重新审视宋代文人治国的政治功效[J].儒藏论坛,2023(1):127-139.
-
4赵俊逸,蔡后奇,赵松林.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1):22-24.
-
5赵阳.青年人生观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述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9):75-81.
-
6亓光.布尔迪厄的国家学说:解释视角、理论指认与核心要义[J].江苏社会科学,2021(1):70-79. 被引量:1
-
7杨玉婧,杨淑娴,吴光恒.与青年对话:主流媒体基于受众的转型尝试[J].传媒论坛,2023,6(14):37-39.
-
8黎永红.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2015(12):31-40. 被引量:2
-
9鲁丹.当代青年“逗比”心态成因及引导路径[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1-4. 被引量:1
-
10胡家保.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机制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30(2):98-101. 被引量:6
-
1张培培.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1):29-30.
-
2周和平.对儒家学说的历史性再思考[J].达州新论,2009,0(3):27-30.
-
3易明.名人的智慧[J].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6,0(1):30-31.
-
4丁三东.论黑格尔自由生活与世界历史进程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9-75. 被引量:3
-
5徐迅雷.风云激荡:回望改革开放的第一个五年[J].民主与科学,2008(6):15-19.
-
6黄小寒.世界历史进程与中国发展道路——一种哲学视角的考察[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2):192-203.
-
7肖安宝.世界历史进程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J].理论探讨,2006(4):53-56. 被引量:6
-
8林海.偷窥纽约[J].美术文献,2014,0(10):76-79.
-
9胡大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创新[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12(6):35-39.
-
10费东佐.对哲学发展的哲学思考[J].新长征,2004,0(13):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