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兔抗蜡质芽孢杆菌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用微生态制剂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有利于增强动物体质,促进生长,以及防治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均有报道。Tortuero等(1990) ̄[1]进行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蜡质芽孢杆菌显著提高增重和改善饲料效率。北京农业大学微生态研究所研制的益微制剂(一种蜡质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在肉鸡、虾等应用已见成效,1993 ̄[2]用该益微制剂在一定批量肉鸡进行试验。也获得了增重,并降低肠道沙门氏杆菌的阳性检出和提高血浆IgG抗体水平等效果。彭根元等(1992) ̄[3]利用示踪抗药双标记法研究增产菌定值,观察到增产菌能进入植株内,并能在体内生活、繁殖,而所用“益微”(新型增产菌)在动物体内的定殖研究尚未见报道。因而在定殖研究中,采用荧光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等检查手段,可以克服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中游离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假阳性定殖的弊端,要建立上述免疫方法首先是制备特异性抗体。在国外,早在50年代,Hobson ̄[4]用前人的方法分离瘤胃微生物,用甲醛或加热灭活的菌悬液免疫兔产生其抗血清。60年代,JacobErou等 ̄[5]培养ArthrobotrysComides作为免疫原,用其灭活的菌悬液免疫兔产?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0-52,5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