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自主创新的自组织机制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自组织、非线性、动态性等特点。其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内各主体间的竞争与协同,所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分析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认识区域自主创新的形成机制,可以为区域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阎忠吉
姜春林
机构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共4页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德老工业基地‘技术进步-资源效率’比较研究"(项目编号:70440004)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自组织理论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6
1
陈德宁,沈玉芳.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
.理论参考,2005(9):71-73.
被引量:6
2
Prigogine I.Introduction to Themodynamics of Irreverible Processes[M].3rd ed.New York:Interscines Pub,1967
3
任建雄.
超循环理论视角下的企业集群发展战略[J]
.集团经济研究,2006(01S):46-47.
被引量:1
4
[德]H·哈肯,戴鸣钟译.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
5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
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6(6):60-66.
被引量:11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丁湘城,罗勤辉.
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
.科技与经济,2006,19(1):53-55.
被引量:14
2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73-74.
3
洪蔚.自主创新是寻求本土化发展路径[N].科学时报,2005—04—28.
4
郭昌欣.新形势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N].科报网,2005-11-07.
5
江小涓.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M].新华出版社,1998.
7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厅主编.知识产权审判规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151-152.
8
万君康.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联与差异[J]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4):43-46.
被引量:31
9
张景安.
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3(11):1-5.
被引量:75
10
路风,封凯栋.
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4(4):6-11.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
124
1
朱华友,夏磊,戴艳.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能力差异及收敛性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2):181-189.
被引量:4
2
王娟,仇菲菲.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2):105-109.
被引量:3
3
白雨虹,王延章,王雪华.
1994-2006中国学术期刊关于自主创新研究的载文分析[J]
.情报科学,2007,25(z1):94-98.
4
陆根尧,云鹤.
基于要素密集度视角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S2):295-304.
被引量:5
5
邹华,崔忠平.
辽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51-154.
被引量:4
6
杨忠泰.
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及其建设原则[J]
.中国科技论坛,2006(5):42-46.
被引量:12
7
袁望冬.
论创新文化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
.湖湘论坛,2006,19(6):74-75.
被引量:3
8
徐彦之,樊志军,宋书林.
从信息角度谈加强自主创新能力[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30-32.
9
潘光辉.
企业与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角色[J]
.科学.经济.社会,2007,25(2):46-49.
被引量:2
10
胡学军.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比较分析与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7):90-9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8
1
官建成,何颖.
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
.科学学研究,2005,23(2):265-272.
被引量:238
2
龙开元.
自主创新的区域化战略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1):59-63.
被引量:14
3
饶扬德,王学军.
复杂科学管理视角:企业创新机理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5(6):37-41.
被引量:19
4
陈德宁,沈玉芳.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
.理论参考,2005(9):71-73.
被引量:6
5
李子彪,胡宝民,于新凯.
基于影子价格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6):63-66.
被引量:2
6
田荣.
论如何提升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140-141.
被引量:4
7
甄艳,李春艳,郑妍妍.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理论综述[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15.
被引量:14
8
王帅力,单汨源.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分析[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24(3):46-49.
被引量:1
9
何铁.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审视[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39-41.
被引量:1
10
张岐山,郭喜江,邓聚龙.
灰关联熵分析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6(8):7-11.
被引量:232
引证文献
7
1
朱珂君,王英.
基于灰关联熵模型的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价值工程,2009,28(5):57-60.
被引量:2
2
吴娟,韩润春.
基于系统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发展[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47-50.
3
马鹤丹.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92-95.
被引量:2
4
余博.
区域自主创新联盟与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2):61-65.
被引量:2
5
马鹤丹.
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9(24):131-132.
6
张鹏顺.
“合蚌芜”区域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
.学理论,2010(26):48-51.
被引量:1
7
王晓辉.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8X):31-32.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甘德安.
基于复杂性视角的企业家理论——复杂性的家族企业演化理论系列研究之四[J]
.理论月刊,2010(4):148-152.
2
安强身,张守凤.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成长力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11(7):54-58.
被引量:5
3
阎芳.
人才保障性住房的实施现状和经验与优化措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9-101.
被引量:5
4
张群,吴石磊,郭艳.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7-93.
被引量:2
5
邓辉.
基于科技资源整合模式与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3):62-65.
被引量:5
6
崔新健,郭子枫,刘轶芳.
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经济管理,2013,39(10):38-47.
被引量:15
7
周景勤,周楠.
关于京津冀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若干思考[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0(3):21-27.
被引量:2
1
周兰英.
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协同[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18(3):19-20.
2
薛敬孝,佟家栋.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J]
.世界经济,1995,18(3):55-61.
被引量:6
3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论开发区的有序竞争与协同发展[J]
.科学咨询,2004(03S):9-10.
被引量:1
4
开发区的有序竞争与协同发展[J]
.信息导刊,2004(9):34-34.
5
钟昌标.
从历史、现状看甬沪经济的互补、竞争与协同发展[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9(1):85-89.
6
沈莹,张爱英.
基于自组织视角的“四化”同步发展[J]
.经济问题,2014(9):6-9.
7
董春,达捷.
四川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6):153-155.
被引量:5
8
黄力生.
怎样认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J]
.产经评论,1999(4):22-24.
9
肖芃.
探析产业融合成长的内在机制[J]
.时代金融,2012(09X):292-293.
10
秦书广.
略谈区域宏观调控的特性和手段[J]
.青海社会科学,1994(5):30-33.
工业技术经济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