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凉燥乎?假燥也!——对《思考中医》中燥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思考中医》有关小青龙汤治疗燥邪致病的病案记载引发,与刘力红教授商榷有关小青龙汤、杏苏散治燥及燥邪致病的特点,并结合有关文献,阐发了《思考中医》记载小青龙汤所治燥邪“乃假燥,非真燥”的观点,并由此进而探讨了有关燥邪致病及辛以润燥治疗本病的特点。
作者
陈海生
陈壮忠
肖莹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
出处
《中医研究》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思考中医》
燥耶致病
假燥
凉燥辛以润燥
分类号
R254.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喻嘉言.医门法律[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7-184.
2
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53
共引文献
49
1
戴剑华,石英杰,殷海波,杜辉.
痹病相关病名及病因病机学说的演变[J]
.中华医史杂志,2009,39(4):214-217.
被引量:3
2
于浩,杨柱.
浅析“儒医”现象的类型及成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23-26.
被引量:5
3
庄志薪.
杏苏散临床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08-108.
被引量:2
4
陶有青,杨传华.
络病学说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34-2136.
被引量:15
5
容志航,严季澜.
孔光一教授采用升阳除湿、益气调脾法治疗慢性泄泻经验[J]
.中医研究,2010,23(11):70-71.
被引量:7
6
王笈,武养星.
吴鞠通络病病机学术思想研究[J]
.山西中医,2010,26(12):1-4.
被引量:4
7
王笈,武养星,乔欣.
吴鞠通络病治法研究[J]
.山西中医,2011,27(4):1-3.
被引量:5
8
武养星,王笈.
吴鞠通络病用药特点刍议[J]
.山西中医,2011,27(8):1-3.
被引量:8
9
孙娟,王键,郜峦.
健脾化湿法理论溯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5):1-4.
被引量:5
10
王志英,李向荣,金路.
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咳嗽的经验[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5):401-40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2
1
谢光厚.
关于温病凉燥的思考[J]
.世界中医药,2007,2(2).
被引量:3
2
徐传富.
杏苏散非治燥之方 亦非润剂[J]
.四川中医,1993,11(5):21-22.
被引量:3
3
李学明.
论《温病条辨》对秋燥的认识和治疗[J]
.四川中医,1989,7(4):4-5.
被引量:6
4
宋晓鸿.
杏苏散是治凉燥证初起之方,是辛润剂——兼与徐传富先生商榷[J]
.四川中医,1994,12(1):21-22.
被引量:2
5
朱虹,王灿晖.
杏苏散组方意义探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3-5.
被引量:8
6
李绍泽.
杏苏散加味治疗支气管炎106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2):31-32.
被引量:2
7
丁建中,张六通.
外燥之理论研究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24-725.
被引量:9
8
丁建中,张六通,邱幸凡.
外燥致病特点与辨证论治综议[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42-443.
被引量:2
9
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杏苏散对凉燥小鼠肺与肠道功能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3):20-21.
被引量:4
10
王燕,周铭心.
吴鞠通治燥特色探讨——西北燥证治法相关文献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06,24(4):1-3.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及孟.
杏苏散治凉燥的现代研究[J]
.河北中医,2010,32(2):300-301.
被引量:1
2
刘巍.
初探叶天士、吴鞠通燥证论治之异同[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4):14-15.
被引量:2
3
刘玉娟.
小青龙汤治疗凉燥型咳嗽51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36-37.
被引量:4
4
马金美,陈鲁.
杏苏散临床运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1):86-8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永红.
夜读二余[J]
.新疆技术监督,2000(2):40-40.
2
年云娜.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进展[J]
.光明中医,2014,29(8):1757-1759.
被引量:4
3
于晓彤,郭允.
仝小林教授凉燥治验初探[J]
.环球中医药,2015,8(4):478-480.
被引量:10
4
万迎,彭峰.
复方杏苏治疗急性风寒咳嗽患儿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0):164-167.
5
杨银凯,吴绪海,杨明军.
透灸联合经方辨治咳嗽验案举偶[J]
.新疆中医药,2021,39(1):49-50.
6
党迎迎,刘剑锋.
蒋树杞及其《伏瘟证治实验谈》[J]
.中医文献杂志,2021,39(2):93-96.
被引量:2
7
白易灵,韩玲玲,王浩中,杨宇.
杨宇教授运用杏苏散治疗咳嗽探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2):43-46.
被引量:2
8
王寅,孙立巧,康宁,宋凤丽,孙颖,高辰,李仝.
从燥邪理论探讨放射性皮炎[J]
.世界中医药,2022,17(21):3065-3069.
被引量:3
1
陈中清,郑华英.
浅议中医中的“机”[J]
.光明中医,2008,23(10):1578-1578.
2
罗韬.
思考《思考中医》[J]
.科技中国,2004(10):96-96.
3
钟兆滔.
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3)——用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J]
.医疗保健器具,2007(7):36-38.
4
姚耿圳,李燕玲,邹旭.
浅谈温病学辨证之眼目[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471-472.
5
谢海州.
读《思考中医》随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2):123-123.
6
鲍学超.
几见骅骝无道路 是真龙虎有风云——《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博士访谈录[J]
.出版广角,2003(10):54-56.
7
李海英.
《思考中医》引发的再思考——访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J]
.中医药文化,2008,3(5):15-17.
8
新竹.
启迪健康智慧,认知中医本质—读《思考中医》有感[J]
.癌症康复,2008(4):45-49.
9
邢玉瑞.
取象比类——关于《思考中医》的思考之三(续二)[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2):22-24.
被引量:16
10
韩翠娥.
读《思考中医》启迪健康智慧[J]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4-64.
中医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