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大众传媒私密化倾向的反思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下,大众传媒呈现出私密化倾向,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公众话语与私人话语的界限模糊不清。本文就传媒私密化的表征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传媒应重新回到意义与公共领域的场所,成为公众利益与理性话语的代言者,是大众传媒伦理建设的题中要义。
作者
陈文敏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基金
2006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视觉语境下的电视媒介叙事"结题成果之一
关键词
意义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大众传媒
私密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7
1
[德]尤根·哈贝马斯著,汪晖,陈燕谷译.《公共领域》[A]《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2
[德]尤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第197页.
3
邹广文主编.《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4
[美]尼尔·波兹曼著 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5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6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艾晓明译.《小说的智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7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著,陶庆梅译.《电视与日常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共引文献
6
1
李晓云.
被娱乐的大多数[J]
.新闻界,2005(5):58-59.
被引量:9
2
李雪凝.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性别角色认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从“伪娘”现象谈起[J]
.新闻世界,2010(8):208-209.
被引量:1
3
赵娜,商丽娜.
浅谈《倾倾百老汇》的特色[J]
.新闻世界,2013(3):18-19.
4
商娜红,刘婷.
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范式、理论及反思[J]
.新闻大学,2013(1):69-76.
被引量:41
5
刘伟.
求职类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危害[J]
.新闻世界,2013(8):33-34.
6
赵红勋.
媒介技术范式下微信客户端的异化表征与生存路径[J]
.现代视听,2016,0(8):12-1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6
1
陈华明.
大众传媒隐私话题研究[J]
.新闻界,2007(5):69-70.
被引量:3
2
丁国强.
泛娱乐化时代 ——读《娱乐至死》[J]
.博览群书,2005(1):117-118.
被引量:8
3
钟克勋,袁瑜.
从传媒分众化看新闻接近性的嬗变[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156-158.
被引量:5
4
尹鸿.
公共情感家园——评河北电视台电视谈话节目《真情旋律》[J]
.中国电视,2005(4):23-24.
被引量:15
5
张帆.
对消费文化背景下媒体的思考[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31-33.
被引量:6
6
陈力丹,王辰瑶.
“舆论绑架”与媒体逼视——论公共媒体对私人领域的僭越[J]
.新闻界,2006(2):24-26.
被引量:50
7
刘朝霞,戚鸣.
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报纸内容分析及大学生新闻需求调查[J]
.新闻记者,2006(8):43-44.
被引量:9
8
张晓溪.
公共领域的异化: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危机[J]
.学术交流,2006(12):6-10.
被引量:3
9
张晓辉.
从隐私公开现象看传播范式的改变——以电视媒介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6):153-155.
被引量:7
10
贾广惠.
“接近性”误区与新闻琐碎化[J]
.当代传播,2007(1):86-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黄晓军,周学江.
传播隐私管理视角下情感冲突类节目的运行机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222-234.
2
杨旭明.
大众期刊中的私密话题传播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3):116-117.
被引量:3
3
姚劲松.
以发展理念反思市场逻辑下的新闻价值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17-121.
4
张小丽.
对网络公共领域危机的思考——从“艳照”事件看网络公共领域公共性的缺失[J]
.理论界,2012(4):164-165.
被引量:1
5
春茹,靖鸣.
暖新闻的概念、价值、实践误区与展望[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2):43-4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黄鹤.
情感倾诉类栏目的价值取向分析[J]
.青年记者,2009(12):38-39.
被引量:1
2
黄鹤,杨丽丽.
“口述实录”的媒介生态环境[J]
.新闻爱好者,2009(9):21-22.
3
王程韡.
从信息鸿沟到虚拟见证:网络公共领域何以可能[J]
.科学与社会,2012,2(3):82-97.
被引量:1
4
严祥,卫欣.
自媒体环境下隐私信息的公开化及其治理[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8-22.
被引量:1
5
李东.
主流媒体正能量传播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以亳州晚报“暖新闻”专栏为例[J]
.新闻世界,2022(10):15-18.
被引量:3
6
孟剑超.
融媒体时代暖新闻报道的几点思考——以网易新闻《暖新闻》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3,14(8):96-98.
7
王斌,黄心怡.
平台环境下主流媒体的情感引导效果与传播机制——以抖音号暖新闻为例[J]
.出版广角,2024(3):34-41.
被引量:3
8
朱明光.
《亳州晚报》打造正能量新闻栏目的实践与思考[J]
.新闻文化建设,2024(6):73-75.
9
高凯.
新媒体技术赋权下暖新闻叙事实践演变[J]
.中国报业,2024(6):212-213.
1
宗和.
“打假”生态学——“二方”遇袭案背后[J]
.科学新闻,2010(18):14-17.
2
邵志择.
新闻媒介与公众舆论[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6(4):2-13.
被引量:4
3
史晓韵.
全媒体背景下纸媒的路径选择[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7):16-17.
被引量:11
4
吕晓轩.
媒介变迁所导致的人类代际界限模糊论辩——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切入[J]
.科学.经济.社会,2014,32(4):158-161.
被引量:1
5
龚丽.
探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定义带来的冲击[J]
.学园,2013(14):200-200.
被引量:1
6
李静.
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综述[J]
.今传媒,2011,19(6):43-45.
被引量:1
7
张庆莉.
基于公共视阈的档案信息传播及实现策略选择[J]
.档案学通讯,2014(2):85-87.
被引量:3
8
刘明峥.
无媒介传播:传播模式与关系的重构[J]
.青年记者,2017,0(8):4-5.
9
钟新.
国外知名新闻传播教育学者专访系列(之二) 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J]
.国际新闻界,2002,24(6):65-70.
被引量:34
10
美国新闻界10个令人不安的倾向[J]
.声屏世界,1996(12):48-48.
当代传播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