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2
-
1金仁秀.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
2赵惠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同被引文献47
-
1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15(2):32-34. 被引量:237
-
2尚勇.从科技经济两方面把加强自主创新落到实处[J].中国科技产业,2005(3):16-17. 被引量:11
-
3杨武,杨宏.专利制度对日本技术引进与创新的影响[J].电子知识产权,1995(6):4-8. 被引量:5
-
4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5(7):10-14. 被引量:218
-
5谢燮正.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程师,1995(5):6-9. 被引量:45
-
6孙永怡.科学技术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J].理论前沿,2005(16):31-32. 被引量:4
-
7施培公.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创新的长远战略[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1):44-47. 被引量:26
-
8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83-91. 被引量:195
-
9丁湘城,罗勤辉.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科技与经济,2006,19(1):53-55. 被引量:14
-
10王晶超,王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6(5):41-4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7
-
1陈延艺.浅析如何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1):10-11.
-
2杨传明.基于上海世博机遇的苏州自主创新发展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19-22.
-
3孙彪,刘益,谢亚娴.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基于技术开发、关系和行业特征的框架分析[J].情报杂志,2011,30(8):1-6.
-
4李民,周晶,高俊.大型工程项目自主创新激励结构模型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25(6):21-26. 被引量:2
-
5吕超,杨贵彬.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价指标研究[J].经济师,2015(9):198-200.
-
6周德华.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2016,0(6):262-262.
-
7胡忧,黄苏子.校企合作模式在艺术设计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湖南包装,2016,31(4):49-51. 被引量:4
-
1江旅安.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建立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5):58-60.
-
2李庆杨.国外自主创新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7(10):31-32. 被引量:1
-
3管志杰.常州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55-60.
-
4景刚,耿慧敏,姜国刚.碳减排背景下中小微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4):295-298. 被引量:1
-
5王建平.打造创新生态链——由“自主创新”机制看软件相关政策[J].软件世界,2005(11):14-15.
-
6李靖靖.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理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04X):172-172.
-
7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企业技术进步,1997(7):24-25.
-
8张阳,迟树功.论科技投入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理论学刊,2006(11):72-73.
-
9莫一芳.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4):41-42. 被引量:1
-
10汪建成,毛蕴诗.技术改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33(3):22-27. 被引量: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