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系杂交粳稻常优3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常优3号是常熟市农科所用武运粳七号A与恢复系R192配组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该组合在生产上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作者
戴俊江
俞良
苏宝琴
机构地区
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6,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三系杂交粳稻
武运粳七号
杂交晚粳
配组选育
抗逆性强
新组合
恢复系
分类号
S511.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
1
石守设,宋世枝,祁玉良.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4,19(6):22-23.
被引量:2
2
邱枫,陆增根,张强,周培南,郁寅良.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42-643.
被引量:3
3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
优质超高产杂交粳稻徐优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58-1559.
被引量:4
4
陈忠泽,许开华.
杂交粳稻秀优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67-4267.
被引量:6
5
郭恒德,钱宏,沈荣章,徐建强,杨杰.
杂交粳稻秀优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途径研究[J]
.中国稻米,2007,13(1):18-19.
被引量:5
6
高良艳,兰彩霞,周鸿飞,郭玉华.
辽宁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产量性状相关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12-1013.
被引量:1
7
李开平,康艳琼,陆传萍.
滇西南地区杂交粳稻高产制种技术[J]
.杂交水稻,2007,22(2):41-42.
被引量:2
8
傅亚萍,朱正歌,肖晗,胡国成,斯华敏,于永红,孙宗修.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培矮64S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的初步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1,15(2):97-100.
被引量:32
9
何立斌,曹立勇,钱前,程式华.
稻壳颜色标记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初探[J]
.浙江农业学报,2001,13(6):357-360.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屠学林.
杂交粳稻新组合嘉乐优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6):2-2.
被引量:10
2
施建达,钱雪芬,陆建龙,姚永平,陆云明,陆俊贤.
利用组合亲本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优势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4(6):196-2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吴学贵,张顺友.
新两优6号在旌德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4):2-2.
被引量:1
2
金桂秀,高秀英.
中粳稻临稻1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2):3-4.
被引量:1
3
付爱斌,胡正祥,王巩集.
湘晚籼13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4):1-2.
被引量:1
4
鲁海琴.
3个单季晚稻品种的特性与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4):3-3.
被引量:2
5
严军,李世峰,吴九林,李德山,朱从海.
南粳44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农技服务,2009,26(5):12-13.
被引量:1
6
王八斤.
新两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41-41.
被引量:1
7
章萍,王青影.
早籼稻中嘉早17在苍南县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
.农技服务,2009,26(12):1-1.
被引量:1
8
吴少祥.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K优818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1):5-5.
9
陈燕.
优质水稻新品种丰两优六号的特性研究[J]
.农技服务,2010,27(3):299-299.
10
范剑锋,付连根,王孔俭,鲍正发,刘新华.
早籼稻金早09在兰溪试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0,27(6):681-681.
被引量:1
1
许海兵,邵卓清,史志明,蒋杰君,宋建法.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七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1999(2):31-32.
2
陈金龙,周纪平,陆凤珍,罗雪忠,张永华,张菊明,钱永根.
“武运粳七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1999(3):31-32.
3
姚丙根,张洪,支雪明.
“武运粳七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0(2):30-31.
4
史志明,邵卓清,许海兵,柳祖芳.
“武运粳七号”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0(3):23-25.
5
钱金敖,张剑锋,徐正.
优质水稻新品种——武粳13[J]
.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305-305.
被引量:2
6
盛金元.
不育系“武运粳七号A”的高产繁殖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3(3):78-79.
7
端木银熙,孙菊英,苏月红,王雪刚,季向东,华建峰.
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3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报[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S):96-97.
8
王利华,张月亮,韩光杰,方继朝.
二化螟蚁螟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上的存活率及寄主选择性[J]
.应用昆虫学报,2012,49(6):1519-1524.
被引量:7
9
盛金元,端木银熙,戴俊江.
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00-8”高产制种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5(5):24-25.
10
沈雪根,胡惠根,顾兴男,顾雪英,杨青,张建平,李金凤.
“常优3号”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1(6):28-29.
中国种业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