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前后国民外交协会活动述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民外交协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国民外交团体,其成立之初曾作为政府后援,积极配合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努力,后又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及中国政府拒签《对德和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为最终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收回山东主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国民外交协会在"五四"前后发动和领导的国民外交运动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转折时刻的辉煌篇章。
作者
许冠亭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7-221,共5页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国民外交协会
“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国民外交
分类号
D829.1 [政治法律—外交学]
K2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4
1
《国民外交之初步》,《申报》1919年7月5日.
2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三),《湘江评论》第4号,1919年8月4日.
3
叶景莘.《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见闻》.
4
.《国民外交协会纪事》[N].《晨报》,1919年3月1日第六版.
5
《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6
《国民外交协会饯别会》,《晨报》1920年3月13日.
7
《国民外交协会成立纪事》,《晨报》,1919年2月17日.
8
.《川省议会复外交协会电》[N].《晨报》,1919年3月6日第六版.
9
许冠亭.
关于“国民外交协会”的三件档案形成时间考[J]
.民国档案,2006(1):137-139.
被引量:2
10
.《国民外交协会代表莅沪》[N].《申报》,1919年4月29日第十版.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崔志海.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J]
.近代史研究,1997(1):192-208.
被引量:14
2
黄金华,漆良燕.
也谈“五四”运动领导者及性质——对传统观点的挑战[J]
.理论探讨,1988(5):59-61.
被引量:8
3
.中山先生复广肇公所等各团体函[N].民国日报,1922—12-31.
4
叶景莘.《巴黎和会期间我国拒签和约运动见闻》[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五四运动亲历记》[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6页.
5
.《粱任公与我国讲和问题》[N].《晨报》,1919年4月6日第二版.
6
丁文江 赵丰田编.《致任公先生书电》[A].丁文江,赵丰田编.《粱启超年谱长编》[C].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79-880页.
7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编例”[M].,..
8
.《国民外交协会等关于向巴黎和会请愿大纲致驻法公使等电》[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427页.
9
.《国民外交协会关于推举粱启超为该会驻欧代表致梁任公电》[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C].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427页.
10
.《国民外交协会等关于向巴黎和会请愿大纲致驻法公使等电》[A]..《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C].,.第426页.
共引文献
62
1
史全生.
略论民国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J]
.民国档案,2003(1):115-120.
被引量:12
2
张皓.
1932-1933年罗文干出长外交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J]
.抗日战争研究,2000(3):34-56.
被引量:4
3
吴正俊.
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J]
.历史教学,2001(8):18-21.
被引量:3
4
倪屹.
北洋政府为何曾考虑签署《凡尔赛和约》[J]
.历史教学,2002(7):48-50.
5
赵增强,陈娅宁.
华盛顿会议期间英国对华政策的新走向[J]
.历史教学,2002(9):5-10.
6
杨天宏.
密勒氏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分析[J]
.历史研究,2002(3):65-75.
被引量:25
7
华德韩.
邵飘萍与五四运动[J]
.中共党史研究,2001(1):72-77.
被引量:4
8
郑跃涛,魏颖.
试述研究系与北洋政府的外交委员会(1918—1919)[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3):108-112.
被引量:1
9
赵金勇.
论韩国临时政府的武装复国运动[J]
.军事历史研究,2005,19(2):135-143.
被引量:1
10
许冠亭.
关于“国民外交协会”的三件档案形成时间考[J]
.民国档案,2006(1):137-13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3
1
郑生寿.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思想[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6(3):19-26.
被引量:2
2
何艳艳.
“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J]
.近代史研究,2005(4):237-273.
被引量:11
3
印少云.
民初国民外交运动的对内转向分析[J]
.江汉论坛,2006(11):74-77.
被引量:1
4
左双文.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民外交杂志》[J]
.史学月刊,2007(3):59-68.
被引量:10
5
《国民大会之游行示威大运动》,1921年12月9日《申报》,第14版.
6
《国民外交大会开会纪》,《民国日报》1921年12月7日,第三张第十版.
7
《全国国民外交大会成立纪》.《申报》,1921年11月12日.
8
君实.国民之外交教育.东方杂志,1920,(1).
9
陈立廷.太平洋国交讨论会第一次会议.东方杂志,1925,(19).
10
《国民外交之纪元》(社论),《民立报》1911年11月15日.
引证文献
4
1
贾中福.
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国民外交”论析[J]
.东岳论丛,2010,31(8):70-74.
2
朱蓉蓉.
半官方社团与战时民间外交[J]
.江苏社会科学,2011(5):186-192.
被引量:2
3
王东平.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缘起及活动探析[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5):407-412.
4
曾荣.
国民外交协会与近代国民外交“对内”趋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4):83-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罗艳梅.
试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民间外交成效[J]
.理论月刊,2016(6):74-79.
2
雷志松.
抗战时期中国国内对世界援华制日大会的反应[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5):193-200.
3
傅正.
从“国权”到“国民”——五四变局与研究系国民外交的缘起[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3):45-64.
被引量:1
1
曾荣.
国民外交协会与近代国民外交“对内”趋向[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4):83-92.
被引量:1
2
文心.
北京各团体国民外交联合会纪事[J]
.民国档案,2005(2):5-7.
被引量:2
3
季怀银.
宋代清理“留狱”活动述论[J]
.中州学刊,1990(3):111-115.
被引量:2
4
张忠良,段秀芝.
十一届三中全会纪念活动述论[J]
.沈阳大学学报,2009,21(5):4-7.
被引量:2
5
印少云.
近代中国国民意识的生成与国民外交[J]
.学术论坛,2005,28(6):33-36.
被引量:10
6
张素薇.
“五四”前后的知识女性[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75-77.
7
中国和平发展的福音——写在连宋访大陆之际[J]
.中国经济周刊,2005(18):1-1.
8
陈菊萍.
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流行原因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53-54.
9
王连捷,王惠宇.
张学良与东北国民外交协会[J]
.兰台世界(上旬),2013(3):94-95.
10
王凤霞.
反荷运动中的“萧案”交涉[J]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3):145-145.
江海学刊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