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6
出处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88,共5页
Population Research
参考文献6
-
1江苏省委研究室.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
2刘根荣.“民工荒”的成因及其治理: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人口研究,2006,30(6):47-54. 被引量:35
-
3韩俊,崔传义.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26
-
4郑真真.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5,4.
-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19
-
1章铮.民工供给量的统计分析——兼论“民工荒”[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7-25. 被引量:81
-
2陈劲松.2004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05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05(2):4-11. 被引量:22
-
3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2005,29(2):49-55. 被引量:111
-
4李士梅,徐志勇.我国东南“民工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人口学刊,2005,27(3):23-27. 被引量:14
-
5章铮,谭琴.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J].中国工业经济,2005(7):5-11. 被引量:50
-
6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J].经济学家,2005(5):52-59. 被引量:66
-
7王凤.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决定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05(5):66-71. 被引量:27
-
8蔡昉.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人口科学,2005(6):11-16. 被引量:105
-
9刘尔铎.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J].人口学刊,2006,28(1):3-6. 被引量:39
-
10王仕豪,张智勇.制造业中农民工用工短缺:基于粘性工资的一种解释[J].中国人口科学,2006(2):58-64.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56
-
1张昭文.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3):5-11. 被引量:10
-
2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30(5):1-8. 被引量:62
-
3蔡建娜.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转型下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之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2007,19(3):43-51. 被引量:9
-
4姬便便.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542-545. 被引量:4
-
5安广实,杨山鹰.当前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6):25-29. 被引量:5
-
6杨天保,张壮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价值亟待重估——以春节前后“两荒”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7,23(6):74-76. 被引量:5
-
7李桃.中国农民工短缺的成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7):73-75. 被引量:1
-
8孙晓明.关于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8,32(1):87-91. 被引量:4
-
9练武,段建华,黄锦辉,郭艳平,张建端,李孜,石淑华.广州市已婚农民工对安全套作用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2):90-92. 被引量:3
-
10陆杰华,肖周燕.2006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人口与经济,2008(1):7-1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74
-
1王树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生殖保健需求缺口及应对[J].南方人口,2000,15(4):8-13. 被引量:10
-
2申兵.宁波市农民工服务与管理的创新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1(62):63-70. 被引量:2
-
3周忠伟,王占军.流动人口有效管理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2):9-11. 被引量:2
-
4盛昕.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流动人口医疗救助机制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2):22-25. 被引量:2
-
5简伟研.国外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管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2):80-86. 被引量:6
-
6刘小芳.浅谈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存在的不足及其建议[J].现代商业,2013(31):221-222. 被引量:3
-
7刘鸿雁,汝小美,丁峰.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J].人口研究,2004,28(5):92-96. 被引量:26
-
8万川.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1999(1):32-37. 被引量:24
-
9车宝林,唐先民,邸政.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J].人口学刊,2005,27(3):62-64. 被引量:5
-
10周晓波.《宝山区18~40岁外来流动人口现状、服务与管理的调查研究》通过专家验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6):330-33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段力刚,刘海滨,段成荣.对企业流动白领计生服务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2):17-20. 被引量:1
-
2叶郁,刘越,林朝镇.已婚流动育龄妇女计生公共服务现状与需求满意度——基于在江苏部分城市进行的问卷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4):18-22. 被引量:6
-
3张瑞.中国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2):32-38. 被引量:7
-
4龚文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评估及创新——基于五地市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3,34(2):95-98. 被引量:7
-
5郝影文.浅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及管理工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2):6488-6488. 被引量:2
-
6张建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漏统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6(30):355-355.
二级引证文献21
-
1龚文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评估及创新——基于五地市的调查[J].西北人口,2013,34(2):95-98. 被引量:7
-
2邰鹏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外来人口调控研究——以上海浦东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132-137. 被引量:3
-
3英文泉.对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5,0(2):340-340. 被引量:1
-
4廖昕宇,罗阳.国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J].西北人口,2015,36(2):108-111. 被引量:8
-
5纪红蕾,周颖,武俊青,金峰,赵瑞,李玉艳,李亦然.上海市徐汇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现状及满意度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6):70-73. 被引量:5
-
6罗阳,廖昕宇.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5,28(8):24-26. 被引量:6
-
7俞扬.县域流动人口结构优化的管理逻辑与路径考量——基于宁波市北仑区的调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6):79-84.
-
8陈复兴.外来人员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9):1-3.
-
9许小璐.浅析兵团团场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J].传承,2016(3):100-101.
-
10晏月平,廖爱娣.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20. 被引量:3
-
1河南省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问题研究课题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新机制的建设[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25-26.
-
2李鹏,胡杰成.“属地化管理”与“市民化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7):547-548. 被引量:3
-
3弯云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浅谈[J].现代企业文化,2009(33):88-88.
-
4王国强.加强领导和综合协调 切实做好流动人口(农民工)计生工作[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6(7):1-1.
-
5苏建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的缺陷与对策[J].人口学刊,2009,31(1):54-59. 被引量:16
-
6江亦曼,姚瑛,蓝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制势在必行——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调研报告[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6):33-34.
-
7周新红,李文亮.积极塑造计生工作新形象 大力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记浮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J].政府法制,2012(30):56-56.
-
8常州市武进区创新创优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J].健康生活(家庭)(下),2011(9):1-1.
-
9无锡市北塘区出台六项措施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J].健康生活(家庭)(下),2011(4):61-61.
-
10刘凤婷.京豫联合 共学《决定》 共谋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7(10):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