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6,共5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26
-
1曾智泉,陈晓飞.建窑黑盏与宋代斗茶文化[J].文博,2008(6):78-82. 被引量:5
-
2吕春.古代文人与茶文化考究[J].贵州茶叶,2010(2):54-55. 被引量:1
-
3周荔.宋代的茶叶生产[J].历史研究,1985(6):42-54. 被引量:17
-
4杨秋莎.略谈宋代斗茶与茶具[J].四川文物,1998(4):42-44. 被引量:2
-
5陈柏泉.记江西出土的古代茶具[J].农业考古,1991(2):67-77. 被引量:7
-
6柯冬英,王建荣.宋代斗茶初探[J].茶叶,2005,31(2):119-122. 被引量:6
-
7陈俏巧.从宋代茶具看当时的社会风尚[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6):132-135. 被引量:7
-
8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国华书局,1986..
-
9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与审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
10彭涛.青白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7
-
1赵培文.宋代茶文化之研究[J].人文之友,2019,0(10):24-24.
-
2程幸,王亚红,程进.宋代青白瓷茶具与社会文化风尚[J].农业考古,2013(5):76-79. 被引量:4
-
3李海英.《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与高丽茶文化及海路传播[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2):106-108. 被引量:2
-
4裘孟荣.试论仿宋茶艺复兴我国传统宋茶文化的可能性[J].茶叶,2017,43(4):231-233. 被引量:1
-
5韩阳.论品茗对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J].北方文学(中),2016,0(9):61-61.
-
6张炎钰.宋代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7):380-381.
-
7郝月仙.宋代茶具文化特色与艺术精品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2):16-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马文婷.《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研究综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35(5):53-56. 被引量:2
-
2高艳慧,徐少华.东方茶具在现代绘画教学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6,38(7):250-251. 被引量:2
-
3张炎钰.宋代茶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接受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7):380-381.
-
4朱阳.少儿茶艺培训课程的发展与探索[J].茶叶,2019,45(3):171-173. 被引量:2
-
5秦婉依,刘立邦.青白瓷茶具与宋代市井文化探析[J].陶瓷研究,2020,35(3):49-53.
-
6徐三强.当代青白瓷茶具设计中的“心”与“物”[J].佛山陶瓷,2022,32(9):144-146.
-
7赖俞彤,罗剑平.宋代景德镇青白瓷茶具设计对当代的启示[J].江苏陶瓷,2023,56(4):82-83.
-
8王淼.茶艺六要素在茶艺表演中的应用及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23,45(10):77-79. 被引量:3
-
1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四)[J].现代农业,2010(4):55-55.
-
2本刊辑.金山27号[J].中国农业信息,2013,25(9):38-38.
-
3杂交玉米金山27号[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43-1843.
-
4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七)[J].现代农业,2008(10):38-38.
-
5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五)[J].现代农业,2009(5).
-
6徐艳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防渗技术探析[J].城市地理,2016(9X).
-
7陈金德,吴惟瑞,梁能.普通野生稻种茎异质性观察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1992,19(2):7-8.
-
8刘丙臣,石小翠.金山9号玉米新品种选育报告[J].种子世界,2011(7):42-42.
-
9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审定新品种(五)[J].现代农业,2007(6):20-20.
-
10方才臣.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冠丰116[J].农业科技通讯,2012(6):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