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90,共12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参考文献5
-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2004,(44).
-
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2004,(46).
-
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
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4页.
-
5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等译:《什么是人类常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269页
共引文献73
-
1谢文哲.论法官阐明的理论基础[J].法律适用,2004(9):38-41. 被引量:2
-
2史秀菊.“一头拾来”的“拾”本字为“射”考[J].中国语文,2002(1):77-79.
-
3李英男,敬菁华.俄罗斯犯罪俚语蔓延的三次浪潮[J].中国俄语教学,2000,19(3):41-46. 被引量:2
-
4刘石金.毛泽东诗词的两条注释异议[J].修辞学习,2001(6):35-36. 被引量:1
-
5王彤伟.异形词规范中不容轻视的一种潜规则——偏旁同化[J].柳州师专学报,2005,20(2):61-63. 被引量:1
-
6王瑞华.谈音译词(字)在词典中的立目问题——兼谈分立单字条目与多字条目的排列问题[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4):20-23.
-
7贾登勋,迟方旭.村民自治权的私法救济——一种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的转换[J].河北法学,2006,24(5):83-85. 被引量:7
-
8杨晓黎.传承语素在现代汉语词语构成中使用情况的考察——以一组与人体相关的传承语素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6(3):69-75. 被引量:10
-
9吉龙华,安树昆,李治.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8(6):129-132. 被引量:5
-
10侯博.词义演变分析模式新论[J].天中学刊,2006,21(6):91-96.
同被引文献16
-
1方素梅.松本真澄著作《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评介[J].世界民族,2006(3):73-76. 被引量:1
-
2申恒胜.乡村社会中的“国家在场”[J].理论与改革,2007(2):72-74. 被引量:17
-
3王建刚.“民族国家”时代多变的“话语”——解读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J].世界民族,2007(3):81-86. 被引量:4
-
4Eriksen,Thomas.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M].London:Pluto Press,1993.
-
5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
6冯客.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
7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南京:凤凰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
8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9谢维.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解读[J].史林,2007(6):174-185. 被引量:2
-
10周海金.非洲华侨华人生存状况及其与当地族群关系[J].东南亚研究,2014(1):79-8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康球.只有创新 才能前进 木材胶粘剂五十年的发展与今后预测[J].中国胶粘剂,2000,9(2):38-40. 被引量:6
-
2羊宇婷.短视频平台中草根群体的自我呈现——以快手中的乡土文化传播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1(4):53-55.
-
3皇甫博媛.“算法游戏”:平台家长主义的话语建构与运作机制[J].国际新闻界,2021,43(11):111-129. 被引量:22
-
4张兴彦.城市台提升传播力的路径探析——以菏泽市广播电视台为例[J].文化产业,2022(14):65-67.
-
5梁君健,黄一洋.迷影短视频的身份认同研究[J].新闻大学,2022(8):108-120. 被引量:3
-
6林妙暄.场所展演、情感传播与社会互动:快手“三农”短视频中新农人的形象建构[J].新媒体研究,2023,9(9):47-52. 被引量:1
-
7倪小帆,刘勇.资源觅取与资本转换:快手乡村主播的数字化实践[J].新闻记者,2024(4):78-87.
-
8皇甫博媛.“送你上热搜”:算法权力、算法抵抗与用户战术[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31(5):34-46.
-
9侯璠玙,刘福利.地方故事如何出圈:基于多重认同的视角——以新疆日报“石榴云”抖音号为例[J].科技传播,2024,16(16):105-108.
-
1王平.耶律楚材的大一统思想评析[J].东北史地,2012(4):38-40. 被引量:2
-
2宋石男.“中国”溯源[J].中国企业家,2015,0(17):100-101.
-
3杨启樵.论全谢山史学的精髓[J].清史研究,1994(2):105-108.
-
4沈寂.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J].安徽史学,2005(3):36-39. 被引量:7
-
5王玉华.戊戌时期章太炎政治思想的双重结构[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6(8):3-6. 被引量:1
-
6丁进军.有关辛亥革命的几件电报[J].历史档案,1994(2):70-73.
-
7谢国荣.1910年至1960年间美国黑人人口再分布及其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07(4):83-87. 被引量:2
-
8梁展.种族革命与国民性的形成——理解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一个角度[J].中国图书评论,2010,33(8):34-39.
-
9孙宏云.1905——1907年汪精卫梁启超关于种族革命的论战与伯伦知理《国家学》的关系[J].学术研究,2002(6):109-114. 被引量:8
-
10《考古》2014年5/6月号[J].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6-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