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垂死的渤海:并非都是污染惹的祸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渤海渔业资源渐趋枯竭的原因,以往将其归咎于污染和捕捞过度这两大突出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河等入海径流和泥沙的大幅度减少,也是制约渤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渤海渔业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不应只注重治污、限捕等措施,还应该强调保持一定生态淡水流量的重要性。
作者
王保栋
机构地区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年第5期71-73,共3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径流量
输沙量
渤海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4
1
李凡,张秀荣.
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Ⅱ.黄河断流和入海流量锐减所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J]
.海洋科学集刊,2001(1):60-67.
被引量:6
2
Jin Xianshi. Long-term changes in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Bohai Sea, Chin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04, 59:163-171
3
侯玉忠.渤海渔业资源下降原因及修复建议.中国海洋报,2003-11-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01-2005) . http://www.hydroinfo.gov.cn/gb/hlnsgb.asp
二级参考文献
5
1
任于灿,周永青.
废弃的黄河三角洲的地貌特征及演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14(2):19-28.
被引量:23
2
秦蕴珊,李凡.渤海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02).
3
沈志良,乐肯堂.
黄河口演变对河口水化学环境的影响[J]
.海洋科学集刊,1993(1):93-105.
被引量:4
4
乐肯堂,刘兴泉,史久新.
黄河口的变迁对邻近海区潮波运动影响的数值研究[J]
.海洋科学集刊,1995(1):33-46.
被引量:15
5
乐肯堂,周参武.
黄河口的变迁对滨海大陆架区流场变化的影响[J]
.海洋科学集刊,1995(1):93-10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
1
杨作升,戴慧敏,王开荣.
1950~2000年黄河入海水沙的逐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2):237-244.
被引量:12
2
张旭,张秀梅,高天翔,万蓁蓁.
黄河口海域弓子网渔获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J]
.渔业科学进展,2009,30(6):118-124.
被引量:15
3
马彩华,游奎,戴桂林.
渤海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0,12(6):90-93.
被引量:1
4
张亚昆,杨丽标,雷坤,邹立.
黄河下游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与沉积通量研究[J]
.泥沙研究,2013,38(6):66-74.
被引量:10
5
宋永刚,吴金浩,邵泽伟,于彩芬,张玉凤,杜静,姜冰,宋伦,王年斌.
辽东湾近岸表层海水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J]
.渔业科学进展,2016,37(3):14-19.
被引量:25
6
杨丽标,雷坤,孟伟,富国,于涛.
上覆水中碳氮浓度对黄河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6):868-87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4
1
刘元旭.
渤海“治污”为何越治理越恶化[J]
.今日国土,2006(Z3):34-34.
被引量:1
2
周波,温建平,张岩岩.
渤海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70-73.
被引量:11
3
文企.
10年后渤海变“死海”,危言耸听?[J]
.东北之窗,2007(5):34-35.
被引量:1
4
叶属峰,纪焕红,曹恋,黄秀清.
河口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J]
.海洋通报,2004,23(4):32-37.
被引量:55
5
刘小丽,任景明.
解决渤海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3,25(8):128-131.
被引量:5
6
魏修华,童钧安,李永祺.
黄渤海海域污染状况及对生态的影响[J]
.黄渤海海洋,1993,11(3):76-82.
被引量:6
7
孟伟,刘征涛,范薇.
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6):66-69.
被引量:44
8
亓宝艳,杨本杰.
浅谈渤海环境污染现状、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山东环境,2000(3):44-45.
被引量:4
9
王修林,邓宁宁,李克强,石晓勇,祝陈坚,韩秀荣,张传松,王磊.
渤海海域夏季石油烃污染状况及其环境容量估算[J]
.海洋环境科学,2004,23(4):14-18.
被引量:35
10
陈江麟,刘文新,刘书臻,林秀梅,陶澍.
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
.海洋科学,2004,28(12):16-21.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5
1
刘录三,孟伟,郑丙辉,李新正,雷坤,李中宇.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Ⅰ.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
.环境科学研究,2008,21(6):118-123.
被引量:43
2
王书明,周艳,李岩.
渤海污染及其治理研究回顾[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7-31.
被引量:13
3
王海博,蔡文倩,林岿璇,刘录三,朱延忠,周娟.
环渤海潮间带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2):1339-1345.
被引量:10
4
于春艳,韩庚辰,张志锋,霍传林,马明辉,梁斌.
渤海生态压力及对策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6):89-93.
被引量:5
5
郑玉珍.
捕捞渔民对海洋环境变迁的主观感受——青岛市S区渔民口述史[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7):170-1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刘录三,孟伟,李新正,李子成,郑丙辉,雷坤,李中宇.
辽东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Ⅱ.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2):155-161.
被引量:32
2
李倦生,周凤霞,张朝阳,邓学建,喻勋林,唐昆,杨保华.
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价[J]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2):1382-1388.
被引量:23
3
王瑜,刘录三,刘存歧,朱延忠,徐海明.
渤海湾近岸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430-436.
被引量:48
4
陈浒,秦樊鑫,林陶,代先俊,戴晓光,张国敏.
乌江主要支流夏季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与汞污染的相关性[J]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8):999-1006.
被引量:3
5
张云.
规划工程建设对渤海湾水交换能力的影响[J]
.水道港口,2010,31(6):621-625.
被引量:3
6
冯剑丰,王秀明,孟伟庆,李洪远,朱琳.
天津近岸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1,31(20):5875-5885.
被引量:32
7
贾海波,胡颢琰,唐静亮,壬益鸣,柴小平.
EcologyofmacrobenthosinthesouthofZhejiangcoastalwaters[J]
.台湾海峡,2011,30(4):577-582.
被引量:7
8
董大圣,刘海丰,张国华,张曙伟,范秀涛,李民.
一种新型海洋环境长期连续监测系统及其防生物附着装置的设计[J]
.海洋技术,2012,31(1):27-30.
被引量:2
9
贾海波,胡颢琰,唐静亮,黄备,毛宏跃.
2009年春季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J]
.海洋学研究,2012,30(1):27-33.
被引量:5
10
刘海丰,董大圣,张曙伟,范秀涛,程群,刘世萱,李民.
置于大型浮标内的水质参数长期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山东科学,2012,25(2):49-52.
被引量:2
1
笪沪增,辛星.
地球变暖需要理由吗?[J]
.地球,2007(3):12-13.
2
胡连荣.
飓风成因众说纷纭[J]
.知识就是力量,2005(11):48-50.
3
郑彬,谷德军,魏红成.
水文数字高程模型在珠江流域入海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
.海洋科学,2012,36(9):108-113.
4
董年虎,王广月.
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J]
.黄渤海海洋,1997,15(1):64-69.
被引量:12
5
徐宏.
1992年全球平均温度下降0.3℃[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3,25(4):32-32.
6
朱爱美,石学法,邹建军,张辉,吴永华,刘焱光,刘焱光.
88 ka 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古环境演化: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
.海洋学报,2015,37(6):58-69.
被引量:5
7
其他[J]
.城市规划,2009,33(12):7-7.
8
刘许生.
七宝山治污之惑[J]
.国土资源导刊,2012,9(8):32-33.
被引量:2
9
王成善,戴紧根,刘志飞,朱利东,李亚林,贾国东.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的隆升历史和研究方法:回顾与进展[J]
.地学前缘,2009,16(3):1-30.
被引量:70
10
张志欣,郭景松,乔方利,刘又毓,郭炳火.
苏北沿岸水的去向与淡水来源估算[J]
.海洋与湖沼,2016,47(3):527-532.
被引量:9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