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八五”期间湖南常规水稻育种进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八五”期间湖南省在常规水稻育种上取得的成就。有51个品种通过审(认)定,在产量、抗性。
作者
段传嘉
段永红
机构地区
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湖南
分类号
S51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薛灿辉,劳绍雄,李鹏四.
优质高产良种湘晚籼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5(3):7-8.
被引量:1
2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湘早籼19号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1995(2):19-20.
被引量:4
3
赵正洪,黄发松,劳绍雄,龚超热.
香型优质稻湘晚籼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4(2):2-3.
被引量:4
4
杨远柱,廖松贵,龙天建.
中熟早籼新品种怀4077-2的选育[J]
.湖南农业科学,1992(6):11-12.
被引量:3
5
黄景夏,刘进明,王联芳.
优质早籼湖南软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2(5):3-5.
被引量:1
6
蒋逊平,李祖胜,欧光辉.
优质水稻新品种湘晚籼3号的特性及栽培要点[J]
.湖南农业科学,1992(3):8-8.
被引量:1
7
张黎光,黎用朝.
高产多抗多用水稻新品种湘中籼3号的选育及开发利用[J]
.湖南农业科学,1992(2):14-16.
被引量:1
8
刘进明,黄景夏,王联芳.
优质早熟晚籼新品种──湘晚籼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1(3):1-3.
被引量:1
9
何登骥,王子平.
晚籼新品系HR8807的选育及利用[J]
.湖南农业科学,1991(3):15-16.
被引量:1
10
曹德洪,彭美媛,李茂阳,姜孝成.
中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11号的选育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1991(2):4-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8
1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水稻多抗性新种质湘早籼3号及HA79317-4[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1):96-100.
被引量:3
2
李友荣,侯小华,魏子生.
水稻早籼品种抗寒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8(2):3-5.
被引量:2
3
严文潮,吴其褒,王伟成,俞法明,金庆生.
早籼新品种浙2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9(6):1-3.
被引量:1
4
段永红,段传嘉.
优质香稻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9(2):5-7.
被引量:3
5
邓飞,倪深,朱旭东.
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229-237.
被引量:12
6
赵正洪,胡文彬,汪丽,周政,刘腾飞,刘烨.
湖南省优质稻研发的历程、问题与展望[J]
.中国稻米,2022,28(5):117-123.
被引量:10
7
许金科,谢琴,魏曼琳,彭仟,苏益,萧浪涛,蔺万煌.
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期生理变化与垩白形成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0(1):36-42.
8
段传嘉,段永红.
优质稻引入资源的研究与育种[J]
.上海农业学报,2002,18(B12):58-6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赵正洪,劳绍雄,龚超热,黄发松.
优质早籼中优早3号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3(6):8-9.
被引量:2
2
胡培松,罗炬.
优质高产新品种“中香1号”[J]
.中国稻米,1994(2):25-25.
被引量:3
3
赵正洪,黄发松,劳绍雄,龚超热.
香型优质稻湘晚籼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1994(2):2-3.
被引量:4
4
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唐传道,核农学通报,1987年,18卷,1期,1页
6
万贤国,中国核科技报告,1993年
7
周坤炉,徐秋生,阳和华.
湖南省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八五”回顾及其“九五”展望[J]
.杂交水稻,1997,12(3):1-4.
被引量:3
8
周少川,柯苇,陈建伟,缪若维.
广东优质稻品种系谱分析[J]
.中国稻米,1998,4(1):6-9.
被引量:16
9
何登骥.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 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J]
.湖南农业科学,1998(4):8-9.
被引量:1
10
段爱娜.
湖南省1998年审(认)定的水稻新品种[J]
.中国稻米,1998,4(4):36-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朱校奇,庞伯良,万贤国,柳庆云,易卫平.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0号的选育研究[J]
.核农学报,1998,12(4):236-238.
被引量:1
2
段永红,段传嘉.
优质香稻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9(2):5-7.
被引量:3
3
黎用朝,闵军,张黎光.
湖南“九五”中稻育种的主要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2(1):7-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游晴如,黄庭旭.
稻米香味的研究与育种利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3):30-33.
被引量:21
2
段永红.
湖南稻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种业,2004(8):15-16.
被引量:2
3
黄庭旭,江文清,游晴如,周仕全,刘端华,谢冬容,邱慧明.
籼型香稻恢复系大粒香-15的选育与利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06,21(2):83-88.
被引量:11
4
李正超,邱庆树,吴兰荣,胡文广,苗华荣.
辐射与杂交相结合选育大花生新品种花育16号的研究[J]
.核农学报,2001,15(6):368-370.
被引量:16
1
王廷发.
关于晋城市农机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
.当代农机,1999(S1):39-40.
2
陈钟洪,陈海星.
“八五”期间温州市早稻生产和品种布局剖析[J]
.温州农业科技,1997(1):1-4.
3
刘俊秀,李学渊,陈新民,孙芳华,周骏芳,崔淑兰,孟凡华,庄巧生.
“八五”期间冬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与体会[J]
.山西小麦通讯,1995,16(4):11-15.
被引量:1
4
郑秀萍.
“八五”期间三系杂交稻研究和应用情况[J]
.福建稻麦科技,1997,15(3):12-14.
被引量:1
5
贾非.
湖南省“八五”期间农机市场将逐年稳步发展[J]
.湖南农机,1993(1):49-50.
6
苏汉芳.
福建省农科院“八五”期间育成的水稻新品种[J]
.中国农技推广,1996,12(2):33-33.
7
李荣改,孟祥祯.
“八五”期间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利用价值的分析[J]
.河北农垦科技,1996(2):1-4.
8
“八五”期间吉林省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J]
.东北水利水电,1996,14(7):36-38.
9
“八五”期间宁夏农业科研取得丰硕成果[J]
.宁夏科技,1996(4):28-30.
10
刘慧娟.
促进新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
.当代农机,2014(4):58-59.
被引量:1
作物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