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水稻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及其致病因子初探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利用稻曲在PDA上离体培养能形成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温度在27℃左右;接菌试验表明,稻曲病菌在水稻全生育期中的主要侵入期为大肚期至破口期,而不是在浸种催芽时期;在接菌后遮荫的条件下利于病菌的侵入,增加接菌次数能促进病害的严重发生;在太湖地区自然条件下,8月下旬水稻大肚期,阴雨多湿利于该病菌的入侵,而在9月上中旬的水稻灌浆时的稻曲形成期则需要日温差8℃以上的条件,平均日温度超过27℃则不利于稻曲的形成。两者必须兼备。这种利于发病的气候相与水稻丰产所需抽穗灌浆期的气候条件相符;大穗型品种,特别是杂交粳稻有利于稻曲病的流行。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1期68-70,72,共4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江苏省攻关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微生态控病技术研究(2002~2003年) 苏州市攻关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1998~2000年)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1]魏景超.水稻病原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5.
  • 2黄正兴,刘才南,徐润成.稻曲病发生规律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4,(6):28-32.
  • 3王法明.水稻病害及其防治[J].农药,1997,36(9):6-1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153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5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