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与修改——物理教学设计系列讲座之五
被引量:2
出处
《物理通报》
2007年第12期6-9,共4页
Physics Bulletin
参考文献3
-
1汪霞.评价、课程评价的几个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1995,25(3):60-64. 被引量:10
-
2Walter Dick etc.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5 th Ed. ). Addison - 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2001. 286-295.
-
3Katherine Cennamo etc.著,蔡敏主译.真实世界的教学设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47.
共引文献9
-
1杨虹.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28-30. 被引量:1
-
2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题组,张广君,曹静.课程评价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6,21(6):5-8. 被引量:8
-
3代建军.论课程运作系统中的评价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7(4):27-32. 被引量:2
-
4廖萍.高校课程评价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83-85. 被引量:8
-
5李音逸.浅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计划管理[J].科技信息,2008(16):178-178. 被引量:2
-
6张美纪.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159-161. 被引量:6
-
7赵珑,许锋华.近二十年来我国课程评价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5,0(6):50-54. 被引量:3
-
8安珑山.课程评价研究:反思与展望(上)[J].常州师专学报,2002,20(1):69-72. 被引量:4
-
9安珑山.课程评价研究:反思与展望(下)[J].常州师专学报,2002,20(3):58-61.
同被引文献5
-
1周丹.高师教师技能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6(6):39-42. 被引量:16
-
2马滨珺,马璐.论加强高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101-102. 被引量:4
-
3杨富英,胡卫东.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137-138. 被引量:22
-
4石志敏,李尧英.地方高师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9(5):86-87. 被引量:8
-
5胡传双,孙晓青.加强应用性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探讨——由安徽省第二届高校师范生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1):133-13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
-
1李妙兰.师范生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基于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观察与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130-133. 被引量:7
-
2陈文,王湘君,王玉杰,李凌燕,孟凡猛,陈慧,苏文丽.化学师范生科研与教学技能素养评价及培养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4):118-120. 被引量:12
-
3陈文,王湘君,王玉杰,李凌燕,黄宇志,郭冰莲,徐颖.训练营中培养高师化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6):107-108. 被引量:4
-
4吴生平.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84-184.
-
1马武,王金菊.基于导学案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生物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3):168-169. 被引量:2
-
2吴彩红.把耳朵叫醒[J].少年儿童研究,2009,0(7X):59-60.
-
3王生.简析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中的指导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1,0(1):6-7.
-
4王琪.刍议多媒体教育技术在绘画类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23-224. 被引量:1
-
5唐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4(14):159-159.
-
6许翠,朱嘉凡.浅析教师主讲制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2(19):170-170.
-
7马树强,张云.教师的心理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36-38.
-
8陈元云.“小组合作”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0(8):68-68.
-
9张佳梅.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思考[J].高考,2015,0(5X):89-89.
-
10刘祥义.小学教学布置科学性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0(11):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