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明清时期民间识字教材——杂字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非正规的识字教材。杂字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广。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杂字的历史、盛行原因及其特点。
作者 顾月琴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资助编号:20080022)
关键词 杂字 原因 特点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 2宋史(卷485)[M].北京:中华书局,1977.
  • 3黄任恒.补辽史艺文志.
  • 4陆游.剑南诗稿(卷2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5.
  • 5柴贞谷.杂字类编[Z].泛爱堂藏板,日本天明丙午六月(1786).
  • 6Evelyn Sakakida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 7冯应京辑.月令广义(卷2)岁令二·授时.
  • 8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J].刊于新史学(台北),1999,10(3).
  • 9史若民,牛白琳编.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Z].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