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BS是一原因不明,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病,目前尚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解释其临床表现,可能与肠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肠道炎症、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相关。IBS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欧洲和北美发病率为10%~15%(罗马标准),按Manning和罗马Ⅱ标准,我国中小学生患病率分别为53.5%及20.2%,且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与性别无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个体差异很大,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症状反复,不影响生长发育,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部分儿童尚有肠道外表现,目前诊断为罗马Ⅲ标准。治疗目的是消除患儿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治疗方法有心理、饮食和药物三方面,其中药物有抗痉挛、抗腹泻、导泻、促动力、调节内脏感觉及益生菌等药物。目前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患者有肯定的疗效,必须采取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China Modern Do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