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存与超越——论《金刚经》之终极关怀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存与死亡相对。生活、生死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生。人生的痛苦源于对生存的困惑、对死亡的无奈和心灵的失落。《金刚经》以缘起性空为理论基石,以性空幻有为认知方式,在破除"四相"和"四见"的基础上进而去除妄念、破除迷执,从而恢复清净本心,体认真如实相,到达心无所住的自由状态。而《金刚经》中体现的那种自觉、觉他的精神,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等更具现代意义。
作者
韩传强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08年第2期19-24,共6页
Mt Wutai Researches
关键词
佛教
《金刚经》
生存
生存关怀
分类号
B94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麻天祥.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01(6):34-41.
被引量:19
2
妙华法师主讲金刚经新说[M].
3
陈燕珠编述金刚经要义[M].
4
(后秦)鸠摩罗什译王月清注评金刚经[M].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楞严经》[M].,..
2
.《佛本行集经》[M].,..
3
《楞伽经》.[美]博儿德:般若出版社,1978年重印.
4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4页.
5
《维摩经》
6
《大日经疏》
7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7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898页.
共引文献
18
1
武斌斌.
废名《阿赖耶识论》的“论争精神”与“文本实践”[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258-270.
2
高永旺.
形而上第一义谛:《维摩》之本体论证明[J]
.佛学研究,2019,0(2):151-162.
被引量:1
3
詹志和.
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49-52.
被引量:1
4
张卫红.
从《肇论》看中观般若学的非本体性特征[J]
.世界宗教研究,2005(1):35-41.
被引量:2
5
方瑾,麻天祥.
从古印度宗教观念的发展看理性和信仰的关系[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122-125.
6
高永旺,郑素娟.
佛教本体论承诺与终极关切[J]
.南京社会科学,2007(6):48-53.
被引量:2
7
韩传强.
佛教何以融入中国[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30-34.
被引量:1
8
周全田.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本体论[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32-36.
9
宋玉波.
侯外庐佛教思想研究略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99-103.
10
王婧瑶,王向东.
《金刚经》缘起论与《圣经》创世论对比研究[J]
.文学教育(中),2013(1):11-12.
同被引文献
3
1
史原朋.
《金刚经》及其不同译本研究[J]
.中国宗教,2009(2):29-31.
被引量:8
2
方广.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及其注疏[J]
.世界宗教研究,1995(1):73-80.
被引量:19
3
韩传强.
架起此岸与彼岸之桥——论《金刚经》之生存关怀[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111-1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韩传强.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偈语研究[J]
.普陀学刊,2015(1):176-1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若菡.
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在译场中的构建[J]
.现代语言学,2022,10(4):807-813.
1
韩传强.
架起此岸与彼岸之桥——论《金刚经》之生存关怀[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111-113.
被引量:1
2
王珉.
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生存关怀[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8):5-7.
被引量:10
3
肖祥.
生存关怀:发展伦理学的当代视界[J]
.中州学刊,2008(1):149-152.
被引量:2
4
你散发哪类文艺气质[J]
.时代青年(哲思),2014(2):32-32.
5
王振林.
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J]
.学习与探索,2005(2):31-34.
被引量:7
6
曹彦.
说一切有部俱有因的定义[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27-28.
7
曹彦.
说一切有部俱有因的定义[J]
.宗教学研究,2006(4):182-184.
8
少贝.
论禅宗与默照禅[J]
.甘肃社会科学,1992(2):127-127.
9
刘恒健.
论中国美学的发展趋势[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4):66-74.
被引量:6
10
张继云.
“诗”与“存在”之思——施莱格尔与海德格尔之比较[J]
.东吴学术,2012(4):13-16.
五台山研究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