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6年望江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稻纵卷叶螟是望江县水稻产区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其发生轻重的原因,主要与成虫的迁入时期、田间虫量、气候及苗情适宜度等因素有关。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把握防治适期,选择对路农药,推行健身栽培,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
谷峙
孙春明
徐进才
张磊
吴一鸣
机构地区
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望江县凉泉乡农技站
望江县植保站
安庆市气象局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203-203,共1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特点
治理对策
防治效果
分类号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高泰东,刘宝云,王生元.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控制技术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2004,24(5):14-16.
被引量:10
2
韦永保,胡长安.
近3年皖南中籼单季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0):19-22.
被引量:5
3
陈仕荣,邓奇英.
思南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25-2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胡长安,刘明熙,祝春强,施守华,韦永保,杜桂丽.
广德县2003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浅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86-686.
被引量:2
2
祝春强,胡长安,刘明熙,李平.
安徽省广德县迁飞性水稻害虫发生的特点与影响因子[J]
.昆虫知识,2004,41(6):578-582.
被引量:3
3
韦永保.皖南中籼单季稻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J].病虫测报,1989,(4):11-113.
4
韦永保.
稻纵卷叶螟在不同栽期水稻上发生规律的观察[J]
.昆虫知识,1990,27(4):193-195.
被引量:9
5
邰德良,王泉章,何永垠,丁志宽,姜海洲.
褐飞虱危害粳稻稻穗及原因分析[J]
.昆虫知识,2000,37(3):138-140.
被引量:1
6
王乃中,张顺元,朱新伟,王士军,李金兵,缪海伦.
2003年楚州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初探[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11):8-9.
被引量:6
7
高联义,吕友和,王建旻,袁昌洪,葛玉林.
2003年江苏中部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12):16-1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3
1
罗道宏,胡长安,刘明熙.
2005年皖南单季稻区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940-941.
被引量:13
2
樊道怀,王新忠.
2005年芜湖县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6S):53-54.
3
黄后琚,韦春洪,李为能,高建煌.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J]
.广西植保,2007,20(1):22-23.
被引量:1
4
白和盛,苏建坤,刘琴,吉春明,陆玉荣,张春梅.
水稻纵卷叶螟生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2-73.
被引量:10
5
黄后琚,韦春洪,李为能,高建煌.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07,22(A01):55-56.
6
李春光,李懿静,林英,庞慧,王燕.
博白县2007年第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严重的原因分析[J]
.广西植保,2007,20(B12):96-97.
被引量:1
7
杨凌峰,孙雪梅,易红娟,张谷丰.
防治暴发性水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与适期界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3):123-124.
被引量:3
8
张泰荣,洪建南,端木和林.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27-127.
9
蒋仁霞,李明章,刘聪.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08(6):81-81.
被引量:6
10
林康平.
沙井子棉区棉蚜生活习性分析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44-145.
1
江西暴发严重稻飞虱[J]
.农化新世纪,2006(10):30-30.
2
赵秀山.
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4(3):135-135.
被引量:1
3
贾登三,刘德胜.
抗虫棉应注意防治玉米螟[J]
.中国棉花,2005,32(9):39-39.
4
侯志杰,闫东林,刘建民,赵宝明,刘刚.
大棚黄瓜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J]
.汉中科技,2007(1):28-28.
5
侯再芬,谢启强,邵先强,陈仕荣.
水稻生育期间白背飞虱与褐飞虱田间虫量变化规律[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5):53-57.
被引量:5
6
李培元.
粘虫田间虫量趋势预报式的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1989(1):20-21.
7
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三)[J]
.现代农业,2006(4):29-29.
8
杜黎明,彭昌家.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6):96-96.
被引量:11
9
王咏梅,郑玉玲,王月英,王德荣.
安徽省萧县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控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9):57-58.
10
岳瑾,谢爱婷,杨建国,董杰,乔岩,王品舒,张金良,袁志强.
北京市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8):30-31.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