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体现着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未能取得更为积极的效能。应从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实行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
刘虎
机构地区
泰山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7-108,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高校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5
1
徐兵.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6):86-90.
被引量:8
2
王伟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研究,1997,3.
3
李湘祁.
没有固定标准的标准——美国著名大学新生录取标准的多样性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4(4):42-45.
被引量:12
4
蔡克勇.
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1):14-21.
被引量:119
5
常建坤,李时椿.
中外成功创业者素质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4):66-69.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潘文庆 邓顺国 赖海燕.中美大学生创业的比较[N].华南新闻,2000-05-15(3).
2
[3]志春.大学生就业应正视"大众化"现实[N].南京日报,2003-11-05.
3
张立彬.高校创业教育理性思考[N].光明日报,2003-05-15.
4
http ://mirror.shnet.edu.cn/harvard/adm-is.is.fas.harvard.edu/index.htm 2002-12-20.
5
http ://www.admissions.Amherst.edu 2002-12-20.
6
http://www.princeton.edu/pr/admissions/u/applsked.htm2002-12-20.
7
http://www.yale.edu/admit/freshmen/application/options.htm 2002-12-20.
8
http://www.stanford.edu/www.stanford.edu/dept/uga/criteria/index.htrid 2002—12—20.
9
国家教委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秘书处.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
陈时见.
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及特点[J]
.高教论坛,1995(2):87-8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47
1
赖章荣.
高等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7(6):144-145.
被引量:1
2
朱琳,张振中.
新形势下的药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3):83-84.
被引量:1
3
涂雪芝.
面向知识经济培养创新人才[J]
.新余高专学报,2001(z1):7-10.
4
吉建秋.
对体育教学中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22-23.
被引量:1
5
顾成慧.
开好《电子技术基础》公共课[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S1):512-513.
6
王菡.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创新教育[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67-68.
被引量:3
7
尹建平.
论阻碍创造型人才成长的因素[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100-102.
被引量:2
8
龚红果,丁金山.
利用学生社团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2,11(3):65-68.
被引量:3
9
刘淳德.
留学澳大利亚“阳光之州”昆士兰[J]
.成才与就业,2002(10):34-34.
10
于露.
中美高校招考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72-73.
同被引文献
44
1
周钗美,张懿,陈向日,彭俊艳.
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S1):87-89.
被引量:30
2
张水平.
关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32-32.
被引量:3
3
王金选.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17(2):96-98.
被引量:15
4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
.高教探索,2004(4):70-72.
被引量:128
5
韩延伦.
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及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J]
.大学教育科学,2005(2):83-86.
被引量:12
6
谭镜星.
论高职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68-72.
被引量:40
7
刘兰平.
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经济学解读[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5-7.
被引量:14
8
孔凡成.
国外校企合作中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及启示[J]
.职教论坛,2006,22(11X):62-64.
被引量:32
9
马小辉.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130-132.
被引量:48
10
靳和连.
对我国职教集团实践的理论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40-41.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3
1
黎红米,林震,谢柱军.
国外高校外向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延边党校学报,2009,24(6):120-121.
被引量:1
2
金潇明,周劲松,文益民,彭跃湘.
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4):42-44.
被引量:6
3
金潇明,周劲松,文益民,彭跃湘.
湖南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27):55-58.
被引量:12
4
周劲松.
行业职业教育集团的模式选择与功能实现[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94-96.
被引量:2
5
任改莲,张泽生,阮美娟,赵征,张民.
实施“3+1”教学模式 提高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J]
.中国轻工教育,2010,13(1):71-72.
被引量:8
6
刘建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69-71.
被引量:98
7
孙京江.
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J]
.沧桑,2011(1):132-133.
被引量:1
8
李云丽.
滨海新区金融基础人才需求探讨[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4):11-13.
被引量:3
9
张雷,王悦,邹月.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立健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4):18-21.
被引量:1
10
黄同愿,王越.
信息技术类专业按大类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256-258.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刘畅.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0(4):13-16.
2
刘常春,张晓丹.
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模式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2):200-201.
被引量:4
3
潘雪锋.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87-288.
4
王巾.
构建高职通关人才培养的新型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1).
5
章军.
刍议我省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策略[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67-68.
被引量:3
6
杜应娟,欧仕益.
依托产学研项目 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54-55.
被引量:2
7
成立平,杨续波,程桂珍.
中部六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探析[J]
.科技和产业,2010,10(12):134-137.
8
兰景英,范勇.
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1(6):32-35.
被引量:12
9
戴涵莘,高小惠.
创新经济视角下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探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130-132.
被引量:5
10
兰景英.
构建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5):78-80.
被引量:6
1
试论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制度框架[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09(13):13-13.
2
刘昭明,李瑞贵,韦巧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惑与出路[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6):16-18.
被引量:18
3
刘昭明,李瑞贵,韦巧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惑与出路[J]
.成才之路,2015,0(14):8-9.
被引量:1
4
潘春燕.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J]
.学理论,2010(7):146-147.
被引量:31
5
张向阳,王海军,吕延勤.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研究[J]
.成才之路,2015(13):10-11.
6
梁丽萍,陈晓琴.
融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0):223-224.
被引量:3
7
何海兵.
试论社团科技活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3):70-71.
被引量:2
8
金波,关海玲.
高职经济类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模式改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2):205-207.
9
张修身,王闯,李文斌.
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的实施[J]
.管理观察,2007(11).
10
罗岩.
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成才之路,2016,0(21):15-16.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