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川西南稀植大穗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以川西南区域稀植大穗型玉米代表品种登海1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分析表明,当种植密度小于2800株/667m2,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大于3200株/667m2,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主要是空秆率、粒重、行粒数产量因素变化所致;该区域稀植大穗型玉米最适种植密度为3200株/667m2左右。
作者
魏文武
唐跃水
机构地区
四川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22期237-238,共2页
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关键词
川西南
稀植大穗
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
产量分析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霞,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
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6):75-78.
被引量:79
2
樊明,李小惠,冯海萍.
种植密度对玉米雌雄穗开花进度及产量的影响[J]
.种子世界,2006(10):26-27.
被引量:8
3
宋碧,刘德凤,彭玉淑,周启江.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82-2084.
被引量:34
4
马兴林,关义新,逄焕成,王庆祥,凌碧莹.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3):84-86.
被引量:8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常强,马兴林,关义新,林治安.
种植密度对不同地点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4):73-76.
被引量:14
2
鲍巨松,薛吉全,杨成书,马国胜.
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高产潜力及特征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2):48-51.
被引量:16
3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
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26-1131.
被引量:79
4
王霞,王振华,金益,张林,鄂文弟.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2):94-96.
被引量:57
5
许崇香,王红霞,左淑珍,林巍,徐建文.
密度对中早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淀粉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2):97-98.
被引量:9
6
申丽霞,王璞,张软斌.
施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产量及子粒灌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14-319.
被引量:91
7
柳伟祥,薛国屏,文卿林,胡伟,郭永宁.
宁夏主栽玉米品种产量性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2005,46(4):17-19.
被引量:9
8
刘霞,尹燕枰,姜春明,贺明荣,王振林.
花后不同时期弱光和高温胁迫对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及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1):2117-2121.
被引量:51
9
王艳芳,杨东伟,张立军,马兴林,关义新.
高油玉米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脂肪积累的关系[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2):144-146.
被引量:5
10
宋碧,刘德凤,彭玉淑,周启江.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82-2084.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183
1
赵阳佳,王晔,张震东,南张杰,谢皓,李润枝.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17-20.
被引量:14
2
刘霞,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张慧.
粒重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子粒灌浆参数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1):90-95.
被引量:14
3
张宇,景希强,王延波,李磊鑫,杨沫,傅俊,张宝石.
3个不同株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77-80.
被引量:12
4
刘玲,王春虎,殷亚超,荆李梅,崔林林,牛红艳.
不同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百玉2号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72-274.
被引量:1
5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6
雷伏贵,涂前程.
青饲玉米品种与密度双因素品比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2):46-47.
7
田志刚,田俊芹,李林英,曹治彦,张耀辉.
邢抗6号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19-21.
被引量:3
8
蒲国年.
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J]
.农技服务,2007,24(2):18-18.
被引量:14
9
余忠刚.
贵州省玉米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农技服务,2007,24(2):114-114.
被引量:11
10
陈亮,张宝石,王洪山,李钦德,付俊,杨海龙,常程,申卓.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7,15(2):88-93.
被引量:50
1
杨俊品,刘莹,田守均.
川西南小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1996,9(S1):124-128.
2
程剑平,张仁绥.
川西南黄连土宜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0,8(4):318-325.
3
沈光辅.
开发玉米生产是川西南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J]
.四川农业科技,1994(2):13-14.
4
黎晓龙,杨建君,李武平.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豪单168[J]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3):25-25.
5
曾攀,王贵华,吴银明.
川西南丘陵地区柠檬高效种植技术要点[J]
.现代园艺,2014,37(6):28-30.
被引量:2
6
孙增宏,刘岩.
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铁南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10):140-143.
被引量:1
7
易杨杰,张新全,尚以顺,刘瑞峰,陆景伟.
7个禾草品种(系)在川西南的适应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27-2628.
被引量:4
8
刘海燕.
耐密玉米新品种嫩单16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3,29(6):20-21.
9
玉米品种——登海11号[J]
.农家致富,2012(9):19-19.
10
蒋国泽,王福泉.
玉米登海11号的密度和播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73-74.
被引量:2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