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失落与重建——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
被引量:12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30,共27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114
-
1王朔.我看鲁迅[J].收获,2000(2):126-132. 被引量:54
-
2张牧涵,肖云祥.《周海婴:鲁迅情书也是妙笔生花》,2005年5月31日《中国青年报》.
-
3竹村则行.《鲁迅の未刊腹稿<楊貴妃>につぃて-時間旅行の幻滅》.《未名》19號,2001年3月.
-
4氏著.《楊貴妃文学史研究》387-404页,东京:研文出版,2003年.
-
5孙伏园.《(杨贵妃)》,《鲁迅先生二三事》,重庆作家书屋,1942年.
-
6《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三卷794-795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
-
7伏园.《长安道上》(二),1924年8月17日《晨报副刊》.
-
8《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65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
9伏园.《长安道上》(三),1924年8月18日《晨报副刊》.
-
10郁达夫.《历史小说论》[J].创造月刊,(2).
共引文献251
-
1竹潜民.鲁迅“散兵战”战术的智慧[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7-51.
-
2王志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实践中的体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3-12.
-
3路文彬.论鲁迅启蒙思想的历史局限[J].书屋,2003(1):20-34. 被引量:19
-
4潘知常.新世纪美学的一个思路[J].人文杂志,2004(4):12-15. 被引量:6
-
5高道一.陈序经与“全盘西化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7):91-92.
-
6周立民.无知岂能无畏——质疑王朔批评文字[J].当代作家评论,2000(6):77-80. 被引量:2
-
7刘大钧.帛书《易传》中的象数易学思想[J].哲学研究,2001(11):47-53. 被引量:4
-
8孟天运.杂家新论[J].哲学研究,2001(11):61-66. 被引量:2
-
9顾鸣塘.论《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乃吴敬梓原作[J].明清小说研究,2000(4):198-208. 被引量:7
-
10赵章超.古代命相小说的叙事结构[J].学术研究,2003(12):135-13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77
-
1丁晓原.陈平原:“非意识形态化”文学研究模式的构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25-29. 被引量:1
-
2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8(3):174-181. 被引量:27
-
3李今.文本·历史与主题——《狂人日记》再细读[J].文学评论,2008(3):94-99. 被引量:35
-
4吴秀明,张翼.沈从文的另一个世界[J].文学评论,2008(3):83-88. 被引量:8
-
5李楠.海派文学、现代文学的通俗化走向[J].文学评论,2008(3):116-121. 被引量:6
-
6郭小东.论鲁迅小说的焦虑[J].文学评论,2008(3):100-105. 被引量:6
-
7朱正.杜甫·鲁迅·杨贵妃[J].鲁迅研究月刊,2001(6). 被引量:2
-
8高信.“古调独弹”质疑[J].鲁迅研究月刊,2004(6):64-68. 被引量:3
-
9旷新年.“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南方文坛,2003(1):3-6. 被引量:92
-
10许建平,曾庆雨.文学史是鲜活的心态史──关于建立心态文学史的思考[J].学术探索,1999(1):50-5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2
-
1崔云伟,刘增人.2008年鲁迅作品研究景观述略[J].泰山学院学报,2009,31(4):37-44.
-
2崔云伟,刘增人.鲁迅研究历程中的一木一石——2008年鲁迅作品研究景观细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73-81.
-
3萨支山.200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6):178-188.
-
4刘绪才.新社会文化史与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范式转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7(4):51-56. 被引量:2
-
5姜彩燕,王小丽.单演义“鲁迅在西安”的研究及其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16(4):29-43. 被引量:3
-
6袁茹.鲁迅拟作《杨贵妃》事始末考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5):156-165. 被引量:3
-
7张钊贻.“反抗绝望”中的“正能量”——鲁迅“出山”与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契合再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3):30-36.
-
8刘彬.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10):58-85. 被引量:5
-
9姜彩燕.中日学术交流的见证--对单演义与竹内实书信往来的考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2(6):90-101.
-
10李炜.民国时期菊池宽作品在华的译介与接受[J].新文学史料,2024(3):115-126.
二级引证文献16
-
1李浩.鲁迅之于公共教育及其他[J].上海鲁迅研究,2022(4):43-51.
-
2李继凯,孙旭.论鲁迅的“影因”——以鲁迅与陕西的结缘为例[J].上海鲁迅研究,2022(1):89-104.
-
3李继凯.中国现代文学史理论品格的缺失现象[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19-126. 被引量:1
-
4房伟.梁庄与中国:无法终结的记忆——评梁鸿的长篇非虚构文学《出梁庄记》[J].文艺争鸣,2013(7):105-109. 被引量:17
-
5金星.于佛堂中言庙堂事——郭沫若佚文续考兼及民国报刊文献的数据化问题[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6-90. 被引量:2
-
6王鹏程.民国文人的西安记忆与文学想象[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6):32-39. 被引量:1
-
7王贺.暂时的摆渡者:1940年代后期西北的“通俗小说热”[J].当代文坛,2018(6):110-118.
-
8刘安琪.断裂的“桥”--曹禺话剧《桥》的未完成及其困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6):83-96. 被引量:2
-
9李光柱.文物戏剧中的女性叙事:《国家宝藏》的主题研究[J].视听,2021(11):42-43.
-
10吴海洋.“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新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7-105. 被引量:2
-
1陈泰山.作文“补钙”ABC[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8(11):37-39.
-
2杨广虎.“上海写作计划”:一场被策划的文坛秀?[J].出版广角,2008(11):42-42.
-
3未来新星[J].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5,0(7):48-50.
-
4孙福山.浅新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6(15):60-61.
-
5杨娜.“小岛计划”[J].小学语文教师,2013(1):12-12.
-
6吴晓枫.高中语文写作训练刍议[J].高考,2015,0(1X):138-138.
-
7刘彦玲.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学习,2011(11):140-140.
-
8邵征鸿.我教孩子写作文[J].天天爱学习(二年级),2017,0(3):1-1.
-
9“原创之星——校园写作计划”面向全国高中及大学学生征选优秀作品[J].读者(原创版),2016,0(3):66-66.
-
10司马迁发愤著《史记》[J].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2009(11):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