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造国民性”的另一条思路--论当代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思考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当代许多汉族作家和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描绘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人生的作品中,体现出当代人对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新思考:不仅要学习西方的人文精神,还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探讨建构汉族新人文精神的新思维。而这一新思维又与汉族的"寻根"文学有着相似的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思想背景。
作者
樊星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3-169,共7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
少数民族文化
当代作家
新人文精神
汉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家
学习西方
文化传统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许振强,马原.
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J]
.当代作家评论,1985(5):90-95.
被引量:55
2
致先生书[J]
.中国作家(文学版),1993,0(3):210-212.
被引量:1
3
吴江.
也谈文艺评论[J]
.文艺研究,1986(6):23-2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57
1
尹蕾.
论新时期小说真实性观念的流变[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1):57-59.
2
杨泉.
论先锋派家族历史小说的审美创新[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85-88.
被引量:1
3
王凤玲.
真实的追寻——析先锋小说的真实观[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1):16-17.
4
张静琴.
试论宗教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和渗透[J]
.贵州社会科学,1995(1):80-84.
5
盛子潮,朱水涌.
小说空间与空间小说[J]
.小说评论,1989(2):52-56.
被引量:1
6
王蕊.
无奈的逃遁——“马原现象”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7):356-357.
7
罗关德.
韩少功乡土小说的视角迁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41-47.
被引量:4
8
王慧灵.
马原小说中的神秘色彩[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7):243-244.
9
韩曦.
荒诞派戏剧在中国[J]
.外国文学,2005(6):99-103.
被引量:3
10
陈了.
“诱惑”不再——谈马原小说的文本特征[J]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70-72.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雪艳.
自然与神性的诗意追寻——红柯访谈录[J]
.延河,2009,0(11):40-43.
被引量:5
2
叶舒宪.
“地方性知识”[J]
.读书,2001(5):121-125.
被引量:132
3
王铁志.
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意义[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04-112.
被引量:34
4
迟子建,胡殷红.
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
.艺术广角,2006(2):34-35.
被引量:139
5
迟子建.
心在千山外——在渤海大学的讲演[J]
.当代作家评论,2006(4):35-41.
被引量:15
6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7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导论./[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M].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21.
8
格勒.西行阿里·一九九二年作家版序言./马丽华.西行阿里[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14.
9
王海龙.地方性知识·导读一,/[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9.
10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部分的真理./詹姆斯·克利搞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9.
引证文献
3
1
蔺春华.
多元文化视阈下的认同与观照--论汉族作家民族叙事中的“天人”关系[J]
.人文杂志,2013(2):59-64.
被引量:1
2
张雪艳,李春燕.
从“发现”到认同——当代汉族作家跨族文学的人类学考察[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33(5):32-34.
被引量:1
3
谢刚.
刘大先的《文学的共和》与多民族文学批评范式转型[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11):215-2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闫炜炜.
被遮蔽的“第三空间”:跨文化写作者的文学表意实践[J]
.武陵学刊,2017,42(2):92-97.
2
陈亮.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诗性命运书写[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1):37-40.
被引量:1
3
薛润梅,黎羌.
宋金文学的融合与共和——兼论刘大先的民族文学观[J]
.东吴学术,2020(4):42-47.
被引量:1
1
樊星.
“改造国民性”的另一条思路——论当代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思考[J]
.长江学术,2008(4):76-76.
2
包建美.
文学家园的洗礼——记内蒙古文联2008文学创作培训班[J]
.草原,2009(4):95-96.
3
樊星.
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J]
.图书馆论丛,2006(3):62-64.
被引量:2
4
樊星.
当代文学对国民性的新认识[J]
.文艺研究,2009(10):35-41.
被引量:3
5
周启志.
法家:弱国民性的文化基础[J]
.探索与争鸣,1998(2):36-37.
被引量:1
6
陈朝晔.
琐谈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J]
.北方论丛,1983,0(2):60-64.
7
马伏秋.
关于中国文化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的研究[J]
.校园英语,2012(20):92-92.
8
寻根文学的研究理路[J]
.新华文摘,2010(12):165-165.
9
王蒙,郜元宝.
我讨厌所谓“中国文学正在走向世界”的说法[J]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11):16-18.
10
朱颖.
论中日文化交流中鲁迅思想的形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6-50.
文学评论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