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0年来意识形态研究的三大转向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实践,使中国社会不论在物质生活领域还是在精神生活领域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意识形态的变革,同时也推动了意识形态研究的转向。其主要表现是意识形态研究的现实化转向、包容性转向和文化学转向。通过对意识形态研究转向的深入梳析。可以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意义、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
作者
姜迎春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9-41,共3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意识形态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改革开放
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实践
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G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侯惠勤.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根本[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3):1-7.
被引量:34
2
王金凤,王兵.
“文化研究”的兴盛与意识形态的“退却”[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8-7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路易.阿尔都塞,李迅.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J]
.当代电影,1987(3):100-112.
被引量:15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
.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共引文献
33
1
梁小娟.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青年价值观建设[J]
.探求,2023(5):14-22.
被引量:1
2
张兆涵.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观点综述[J]
.才智,2019,0(29):212-215.
3
姜迎春.
列宁晚年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把握及其方法论意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9):53-57.
4
姜迎春,田常华.
论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90-94.
被引量:1
5
韩锦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述评[J]
.理论与改革,2008(3):157-160.
6
侯惠勤.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11.
被引量:83
7
董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善美向度[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149-151.
8
张冬冬,孙建华.
社会主义制度与价值统一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23-27.
被引量:1
9
张雷声,王炳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9(7):4-12.
被引量:12
10
姜迎春.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47-5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4
1
田传信.
论文化包容性与存在[J]
.文教资料,2007(9):84-86.
被引量:6
2
张静.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思考[J]
.广东社会科学,2004(4):54-59.
被引量:2
3
费孝通.
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
.文艺研究,1999(1):6-9.
被引量:176
4
周大鸣.
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J]
.广西民族研究,1996(4):83-86.
被引量:10
5
杨宏海.
文化的凝聚力与包容性[J]
.特区实践与理论,1998(4):59-25.
被引量:1
6
王志勇.
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对苏维埃制度的超越——兼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包容性和灵活性[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147-151.
被引量:2
7
张洪萍,杨健.
略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容纳性[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09-113.
被引量:3
8
张衍前.
执政党与意识形态的包容性[J]
.党政论坛,2006(02S):11-13.
被引量:2
9
王继.
论共和国的包容性与社会现代化转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101-106.
被引量:2
10
雷青松.
试论国外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特点及启示[J]
.党政干部学刊,2007(1):7-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洪萍.
中国共产党执政包容性思想研究述评[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爱杰,李强.
和谐视野下执政党政治包容性的提升[J]
.社会主义研究,2013(3):78-81.
1
陈金美.
析后现代认识的三大转向[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4):19-23.
2
陈明,陈艳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65-71.
被引量:2
3
汪行福.
三大转向及其未来取向——为哈贝马斯80诞辰而作[J]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1):44-64.
被引量:1
4
李士尧.
信息化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综述[J]
.资治文摘,2015,0(12):120-120.
5
俞吾金.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J]
.河北学刊,2004,24(3):53-57.
被引量:11
6
洪汉鼎.
诠释学与中国[J]
.文史哲,2003(1):8-12.
被引量:19
7
彭文祥.
媒介传播的“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理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398-404.
8
刘放桐.
重释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革命性意义——从西方哲学研究视角分析[J]
.新华文摘,2009(6):35-39.
9
刘学才.
构建和谐教育报刊社的一些思考[J]
.传媒,2008(2):74-75.
10
郑勇.
选题创新的若干思考[J]
.中国出版,2010(21):52-55.
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