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8-20,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5
1 石磊岩,王波,文学.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3):247-252. 被引量:66
2 陆郝胜,胡念慈,吴龙元.黄萎病发病时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中国棉花,1985(04).
3 石磊岩.棉花黄萎病田间发病规律的观察[J]植物保护,1984(03).
4 陆家云,佘长夫,鞠理红,方中达.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致病力的分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3(01).
5 张绪振,张树琴,陈吉棣,李庆基,陈壁,姚跃文.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1981(03).
共引文献52
1 徐立华.我国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J] .中国棉花,2001,28(3):5-8. 被引量:19
2 郭海丹.棉花黄萎病1995年大发生原因探讨与治理[J] .植物检疫,1996,10(4):210-212. 被引量:6
3 周艳芬,杜红方,袁洪水,张元亮,朱宝成.棉花黄萎病拮抗蛋白的分离与纯化[J] .棉花学报,2007,19(2):98-101. 被引量:24
4 郭艳平,孟庆芳,张汀,赤国彤,刘大群,高惠芳.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16-20.
5 魏守军.影响我国棉花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 .中国棉花,1997,24(7):2-4. 被引量:3
6 石磊岩,王莉梅.北方棉区棉花黄萎病菌RAPD分析[J] .植物保护,1997,23(5):3-7. 被引量:16
7 赵志泉,赤国彤,孟庆芳,杨文香,张汀,刘大群.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有效成分的初步提取与纯化[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1):76-78. 被引量:3
8 王坤波.世纪之交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发展[J] .棉花学报,1997,9(6):281-286. 被引量:13
9 杨凤祥,桑茜,马奇祥,李洪连,汪敏.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6):85-89. 被引量:12
10 华金平,翟忠琴,杨新笋.枯黄萎病棉区发展棉花生产的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1998(4):14-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5
1 郭香墨.我国专用棉育种现状与发展[J] .棉花学报,1995,7(2):65-69. 被引量:11
2 崔秀珍,常俊香.棉花海陆杂交种(F_1)主要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06(5):1-3. 被引量:5
3 马存,简桂良,孙文姬.我国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业科学,1997,30(2):58-64. 被引量:97
4 李哲,杨金玉,崔秀珍,常俊香.棉花海陆杂交种高支纱纤维特征与应用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7,36(6):49-53. 被引量:5
5 方宣钧 贾士荣.中国转基因棉花棉产业化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1999,15(2):39-41.
6 李哲,杨金玉,崔秀珍,常俊香.海陆杂交种纤维品质性状应用研究[J] .中国棉花,2007,34(10):13-15. 被引量:4
7 Marani A.Inheritance of lin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interspecific crosses of cotton[J].Crop Science, 1968,8 (6) :653-657.
8 Weaver J B,EI-Marakby A M,Esmail A M.Yield,fiber and spinning perform an ces of in tempecific cotton hybribs having a common parent[J].Crop Science,1984,24(4 ) : 637-640.
9 刘海涛,郭香墨.中国棉花抗虫育种的发展历史与成就[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5):82-88. 被引量:5
10 崔秀珍,李哲,常俊香,王伟.棉花海陆种间杂交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6):647-64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3
1 徐一兰,唐海明,官春云.我国棉花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2005,19(S1):342-346. 被引量:7
2 王巧玲,李哲.棉花海陆杂交F_1代纤维品质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12-18. 被引量:4
3 孙国清,李雪源,秦文斌,莫明,吐尔逊江,艾先涛.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研究现状[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1):129-13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7
1 李艳军,李丽娟,张新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改良新疆棉纤维品质[J] .甘肃农业,2005(7):10-10.
2 孙钢锁,郑伟,索文霞,张大飞.影响灵宝棉花产量的气象因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216-216. 被引量:3
3 赵大兴,王泽斌.棉花新品种湘农棉8号的选育与栽培[J] .作物研究,2009,23(4):249-251. 被引量:1
4 郑巨云,李雪源,王俊铎,艾先涛,买买提.莫明,多力坤.沙比尔.新疆转基因棉花育种展望[J] .中国棉花,2010,37(11):2-5. 被引量:4
5 徐一兰,唐海明,官春云.我国棉花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作物研究,2005,19(S1):342-346. 被引量:7
6 彭延.南疆喀什地区棉花育种现状及对策[J] .棉花科学,2012,34(4):7-10. 被引量:3
7 阿里甫.艾尔西,孔杰,宁新民,王为然,朱家辉,刘志清,孔庆平.国内海岛棉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及建议[J] .棉花科学,2012,34(5):3-6. 被引量:2
8 赵会薇,李悦有,翟黎芳,李军虎,王彦立,翟学军.超早熟短季棉品种的选育[J] .河北农业科学,2012,16(12):49-51. 被引量:1
9 赵晓雁,周曙霞,谷洪波.新疆机采棉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棉花,2013,40(9):4-6. 被引量:3
10 王连军,雷剑,苏文瑾,柴沙沙,杨新笋.2005~2014年甘薯品种国家鉴定情况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2844-2846. 被引量:9
1 蔡国贵.福建省白僵菌生产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1996,23(2):89-93. 被引量:14
2 赵长山,何付丽,闫春秀.黑龙江省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问题[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8):136-139. 被引量:25
3 邓文,蔡立湘.湖南早稻品质改良的现状、问题与重点[J] .湖南农业科学,2000(6):3-5. 被引量:1
4 史晓平.静宁县土壤养分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7,18(6):34-37.
5 张雯,公茂玺.金银花年收四茬栽培技术[J] .农村新技术,1999(3):8-10.
6 杨建群,杨枚修,周章来.安徽省优质油菜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商榷[J] .安徽农学通报,1998,4(1):20-21. 被引量:1
7 周宝良,黄骏麒,沈新莲,陈松.试论我国棉花育种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1998,26(1):26-29. 被引量:3
8 尹于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J] .中国农机化,1994(11):8-10. 被引量:1
9 李琪,严家适.我国农村人畜饮水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1(11):1-7.
10 魏九武,李存林.青海省海东地区灌溉农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 .青海水利,1997(4):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