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修改后“民事诉讼再审事由”的解析与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民事诉讼再审事由做了重大的调整,由原来的5种增至15种,在内容的列举上比以往更详细,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也更加符合民事诉讼的规律和机理。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争议,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实质性事由的规定欠缺操作性,应进行简化和浅化;部分条款表述不够明确具体,需辅以司法解释。
作者
潘梦静
彭水兰
机构地区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177,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再审事由
民事诉讼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张卫平.再审事由修正:更符合民事诉讼的特性[EB/OL].http://www.efaw.cn/html/fzwz/2007/1029/071029113852K624BIIF2IGOGBI67CHG.html.
2
陈桂明.
再审事由应当如何确定——兼评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得失[J]
.法学家,2007(6):1-6.
被引量:61
3
汤维建.
论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理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25(6):129-135.
被引量:17
4
赵钢.
仓促的修订 局部的完善--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的初步解读[J]
.法学评论,2008,26(1):3-13.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吴泽勇.
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
.法律科学,2004,22(4):60-67.
被引量:28
2
肖建华.
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J]
.政法论坛,2006,24(5):29-32.
被引量:50
3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4
[德]奥特马·尧厄尼希 周翠译.《民事诉讼法》(第27版)[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7页.
5
[德]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第315页.
6
[台]杨建华.《大陆民事诉讼法比较与评析》(增订版),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158页.
7
谢怀税译.《德意志联邦民事诉讼法》第579条和第580条,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
8
[法]让·文森等著.《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0页.
9
《修改决定》.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10
2005年10月26日出台.《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
共引文献
93
1
金石.
我国民事抗诉监督事由分析及司法实践[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6):113-121.
2
张丽娜.
既判力理论基础上对再审程序的再认识——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背景[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09-112.
被引量:5
3
谢绍静.
对我国民事再审事由的理性思考——以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对象[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95-97.
被引量:1
4
孟祥刚,徐兴军.
平衡或抑制:当事人申请再审权与检察机关抗诉权之冲突与协调[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3):73-77.
5
宋明志.
民事诉讼改革中的法官程序裁量权[J]
.东方法学,2009(6):144-157.
被引量:2
6
易继松.
我国民事抗诉制度修改评析与思考[J]
.消费导刊,2009,0(15):155-156.
7
谭心星,付婷婷.
简析再审理由之修改——以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修改为背景[J]
.法制与社会,2008(8):151-152.
8
陈桂明,刘田玉.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维度--一个时段性分析[J]
.中国法学,2008(1):174-188.
被引量:19
9
汤维建.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代视角及其关注重点--以2007年的研究为基准的介绍[J]
.法学家,2008(1):93-97.
被引量:3
10
李浩.
管辖错误与再审事由[J]
.法学研究,2008,30(4):83-95.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29
1
孙强.
论民事判决既判力与再审程序的冲突与协调[J]
.法制与社会,2007(3):497-498.
被引量:4
2
李浩.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1999(3):119-126.
被引量:64
3
罗淼.
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消费导刊,2008,0(14):133-134.
被引量:2
4
翁晓斌.
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J]
.现代法学,2004,26(6):78-86.
被引量:57
5
谭振波.
既判力理论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的冲突及解决途径[J]
.河北法学,2003,23(1):154-156.
被引量:6
6
王娣,钦骏.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再构筑[J]
.政法论坛,2005,23(2):176-183.
被引量:18
7
熊达云.
论审判独立与独立审判[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109-116.
被引量:3
8
蔡翔翔.
关于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再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22):165-166.
被引量:1
9
梁杰,徐战成.
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权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2008(23):155-156.
被引量:1
10
段厚省,郭宗才.
既判力与民事抗诉机制的冲突及协调[J]
.人民检察,2006(04S):37-3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李柳.
浅谈民事再审事由的修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2):142-143.
2
张云玲.
完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几点思考[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107-109.
3
韩清,赵信会.
既判力视域下的民事检察制度建构[J]
.河北法学,2011,29(11):29-3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邓辉辉.
论既判力理论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的适用[J]
.河北法学,2012,30(6):151-158.
被引量:6
2
李卫国,文晓燕.
既判力主观范围扩张与案外第三人权益保障[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6):31-36.
被引量:2
1
阿计.
民诉修法,公正应优于效率[J]
.检察纵横,2012(3):60-60.
2
叶逗逗.
败诉方承担律师费争议[J]
.新世纪周刊,2011(49):95-95.
3
刘成英.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评价——在保障公民诉讼权利方面的新贡献与再完善[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3):91-94.
4
葛牧.
小额诉讼程序之评析[J]
.司法改革论评,2012(1):180-182.
5
许少波.
先行调解析论——兼与“调解优先”比较[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2(1):108-117.
6
阳鹏.
初探我国公益诉讼之“症结”及其“良方”——以《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为契机[J]
.现代企业教育,2012(8):317-318.
被引量:1
7
李蕉.
公益诉讼制度的待解之谜[J]
.司法改革论评,2012(1):164-166.
8
赵希龙.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若干问题与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8):75-75.
被引量:3
9
杨海霞,白双龙.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展开——就2011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反思[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5):164-165.
被引量:2
10
谢颖霞.
评析《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行为保全制度为对象[J]
.新余学院学报,2012,17(3):18-21.
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