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教育的确定性追求与随机性生成——矫正反本质主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中柏拉图传统的本质主义固然不可取,但人与宇宙一体的系统存在性、社会发展性和现实存在形态,决定教育必须有明确而宏大的目标设定。离开人的存在和发展特性,片面主张发展"个性"和"本性"是不现实的,更是有害的。教育的目标设定不能以模式化、程式化的方式实现,而必须以开放的、师生互动的生成式教学—教育实现之。
作者
倪荫林
机构地区
廊坊武警学院管理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SZ071106)
关键词
教育
本质主义
反本质主义
目标设定
生成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45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1
石中英.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
.教育研究,2004,25(1):11-20.
被引量:146
2
高全军.
在坚守价值取向中把握课堂的生成[J]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6(2):30-30.
被引量:2
3
郝德永.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71-75.
被引量:39
4
何小微.
后现代知识观及其教育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1):20-23.
被引量:17
5
杨经录.
思维方式的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
.教育评论,2006(3):35-38.
被引量:5
6
孙正聿.哲学通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68.
7
张言亮,卢风.
“躲避崇高”与人的无根生存[J]
.唐都学刊,2007,23(4):17-21.
被引量:11
8
罗科元.
生成思维——时代精神的精华——生成性教学的哲学思考[J]
.科学咨询,2007(3):28-29.
被引量:4
9
唐德海,周西安,韦莉娜.
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8):22-26.
被引量:16
10
韩民青.
深入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机制[J]
.学术研究,2007(7):31-3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陈建华.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
.外国教育研究,1998(2):1-6.
被引量:73
2
张文军.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J]
.全球教育展望,1998,28(3):63-67.
被引量:29
3
于光远.
重视培养人的研究[J]
.学术研究,1978(3):25-31.
被引量:36
4
成有信.
公民·公民素养·公民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76-80.
被引量:41
5
扈中平.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3):24-29.
被引量:103
6
郭元祥.
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5,26(9):3-8.
被引量:218
7
陈桂生.
“教育目的”的逻辑[J]
.当代教育科学,2006(2):61-62.
被引量:9
8
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171-172.
9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
10
陈祥明.试论现代公民意识[N].中国教育报,1996—6—14(3).
共引文献
345
1
沈春旋,朱玉江.
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探绎[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3):5-11.
2
王瑶,余伟.
大学生成长成才内涵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农村青年,2020(2):62-63.
3
潘黎,修南.
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未来趋势——基于“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教育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
.教育科学,2023,39(6):9-16.
4
强建周,赵军.
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08-113.
被引量:4
5
刘永林.
校本教研及其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抉择[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6):73-76.
6
廖学春.
生成性教学的生成度[J]
.中国教师,2008(S1):324-325.
被引量:1
7
姜海燕.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现代教学设计的路径探寻[J]
.现代教育论丛,2008(1):52-55.
被引量:3
8
邓纯余.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特性的研究综述[J]
.湖北社会科学,2010(4):179-181.
被引量:3
9
顾相伟.
论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J]
.教育探索,2010(6):14-16.
被引量:6
10
张正江,马成.
论大学素质教育的异化与归真[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74-17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4
1
于伟,胡娇.
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J]
.教育科学,2004,20(4):1-5.
被引量:18
2
张天雪.
也谈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10-12.
被引量:5
3
张荣伟.
回到原点的哲学之思——《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批判[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4S):21-28.
被引量:5
4
郝德永.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5):71-75.
被引量:39
5
易小明.
本质的生成与生成的本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与生成主义思维方式比较探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282-285.
被引量:18
6
南纪稳.
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2007(2):8-10.
被引量:11
7
任丽娟.
“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点的时代困境及其解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41-147.
被引量:2
8
唐安奎.
我国教育学研究确定性追求的反思——与石中英先生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主张商榷[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3):127-132.
被引量:6
9
魏宏聚.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教育学两种思维方式论争评析——兼作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的辩护[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5):21-25.
被引量:7
10
[美]莱斯利·P.斯特弗(LeslieP.Steffe),[美]杰里·盖尔(JerryGale)主编,高文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引证文献
1
1
许可峰.
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从分歧到融合[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5):62-6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周继良.
也论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现代教育管理,2011(11):9-14.
被引量:4
2
魏留记.
微观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9-19.
3
魏留记.
微观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3):12-13.
4
郭中华,陈振中.
从对立到共存:论教育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3):135-138.
被引量:3
5
陈海波.
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的学科逻辑新探[J]
.旅游学刊,2019,34(11):124-135.
被引量:8
6
李刚存.
反本质主义讨论与中国新闻学——兼谈新闻定义[J]
.红河学院学报,2020,18(3):73-77.
7
刘冲.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本质及其认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33(6):65-71.
被引量:3
1
倪荫林.
论教育的组织与自组织——兼论反本质主义教育观的反教育性[J]
.理论导刊,2008(12):24-27.
2
夏文斌.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
.兵团建设,2005(9):32-32.
被引量:1
3
徐攀.
浅析钢琴教学的有效方法[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5):85-85.
4
高梅花.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互动生成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9-12.
被引量:24
5
章国昆.
浅析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J]
.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6):28-28.
6
路彦宏.
农村初中体育课生成式教学研究[J]
.学周刊(中旬),2011(8):30-31.
7
王有鹏,王均府.
有效运用生成式教学方式的几个基本点[J]
.新教育(吉林),2009(2):21-24.
8
田恒平.
教育,在于人之为人[J]
.当代继续教育,2015,33(2):71-75.
9
考察.
科学创设教学情境 引领互动生成式的课堂[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3(4):30-30.
10
陈华忠.
如何面对生成式的课堂[J]
.内蒙古教育,2005(5):30-30.
广西社会科学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