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呕吐病证的病名源流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医病证的病名。《黄帝内经》首载呕吐之名;之后,张仲景提出“干呕”“胃反”之名;孙思邈提出“漏气”“走哺”之名:陈无择提出“寒呕”“热呕”“痰呕”“食呕”“血呕”“气呕”等病名;成无己称“呕”为“畹”:张景岳分“实呕”与“虚呕”,并对呕、吐、哕、干呕病名做了辨析。
作者
陈蕾蕾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呕吐
病名
学术探讨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7]金·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3-56.
2
[8]金·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0.
3
[11]南京中医学院校释.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30.
4
[12]张顺年等主编.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24.
同被引文献
24
1
潘秀玲.
浅析《伤寒论》呕吐之治[J]
.四川中医,2005,23(9):39-40.
被引量:2
2
郑明武.
《金匮要略》治呕十法[J]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2-13.
被引量:2
3
闫曾平,殷利娜.
大黄甘草汤临证验案2则[J]
.山西中医,2006,22(5):39-39.
被引量:2
4
朱树宽.
大黄甘草汤治验4则[J]
.新中医,2007,39(7):80-81.
被引量:4
5
刑玉瑞.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331.
6
周锦,周亮.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的体会[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2):48-49.
被引量:1
7
赵映前.试论仲景治呕之规律[J].湖北中医杂志,1986,:10-11.
8
周福生,游章才,许仕杰,等.中药药性-功效关联性的探讨.第2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9-7-23.
9
万寿.半夏厚朴汤的临床运用[J].广州医药,1981,12(2):23-25.
10
梁光宇,张艳.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辨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537-5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顾浩,王耘,颜素容,乔延江.
基于药性组合的呕吐病机与治法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497-2499.
被引量:7
2
刘乐,叶柏.
叶柏教授用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经验[J]
.四川中医,2014,32(11):7-8.
被引量:2
3
陈昊,王伟明.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晨起干呕的临床经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7):164-164.
被引量:4
4
姜德友,苏明.
呕吐源流考[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4):725-72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袁扬,翟双庆,刘雨昕,张芯雨,刘婷.
大黄的临床应用规律综述[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3):1-5.
被引量:7
2
张采琼,黄美艳,蔡秀江.
半夏厚朴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9):109-109.
被引量:1
3
王耘,张燕玲,史新元,乔延江.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798-1802.
被引量:28
4
秦英刚,花宝金.
花宝金教授治疗肿瘤患者由化疗引起呕吐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575-3576.
被引量:12
5
林昶,杨长福,杨红梅,陈斌斌,刘杨,刘明,王建科,李玮.
半夏厚朴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8(6):92-95.
被引量:43
6
吕春艳,吕邵娃,李国玉,匡海学.
中药性味拆分与组合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4):2892-2898.
被引量:41
7
姜德友,苏明.
呕吐源流考[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4):725-729.
被引量:7
8
欧阳孙孟,吴莉峰,李东芳.
四七汤加减临床验案举隅[J]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95-97.
9
莫嘉浩,綦向军,高帅,刘惠平,朱俊霞,邓洁宜,谢雅颖,黎健敏,华荣.
基于《新编国家中成药》治呕中成药组方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10):1171-1176.
被引量:3
10
周冉冉,李伊然,罗亚敏,高明慧,李冉,葛飞,陶晓华.
服中药呕吐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5):2482-2484.
1
谢光璟,薄文集,黄攀攀,王平.
天王补心丹源流探讨与组方评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1):2699-2700.
被引量:9
2
李成恩.
“土旺四季”源流探讨[J]
.国医论坛,1991,6(5):11-14.
3
李合国,陈更新,吕冠华,劳绍贤.
脾胃湿热证源流探微[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26-28.
被引量:3
4
张海波.
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18-19.
被引量:8
5
朱俊腾.
紫金锭的发展源流探讨[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80-280.
被引量:1
6
华荣,孙景波.
中医防治中风先兆证源流探讨[J]
.陕西中医函授,1990(6):15-16.
7
章波,卢建新,高荣林.
调理脾胃法治疗失眠的源流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282-1285.
被引量:16
8
曲丽芳.
阴阳毒病证洽源流探讨[J]
.中国医药学报,1999,14(6):12-14.
被引量:5
9
李辉,刘健民,余立平.
气虚发热学说源流探讨[J]
.山西中医,2001,17(5):5-6.
被引量:6
10
寇子祥,陈宝贵,陈慧娲.
中医体质学说源流探讨[J]
.山西中医,2012,28(10):1-3.
被引量:15
北京中医药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