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外与内的必然联系,认为运动性疲劳发病机制主要与内在脏腑系统功能失调有关,运用脏腑、气血、经络等相关的中医理论结合运动性疲劳表现的临床症状,分析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病因病机,探索运用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
李术钗
王松
钱宁
机构地区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体育部
贵阳中医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中医研究》
2008年第12期6-10,共5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中医病机
分类号
R255.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11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10
1
冯炜权.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12(3):161-164.
被引量:82
2
陈家旭 杨维益 梁嵘.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慨况与展望.运动医学杂志,1995,14(2):52-52.
3
杨维益,梁嵘,李峰,康纯洁,宋江秀,陈家旭,张家俊,林迎晖,陈文为.
健脾理气方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64-66.
被引量:36
4
张灏,苗素美,高顺生.
益气活血药抗运动疲劳的实验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14-19.
被引量:14
5
乔玉成,张红娟,卢向阳,徐玉明,王明明,杨泽丽,王安利.
补充五子壮阳汤对大运动量训练大鼠雄激素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3):307-308.
被引量:11
6
谢敏豪,方子龙,万劲,邓静,高峡,杨天乐,杨则宜,冯炜权.
补肾药对训练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1):12-17.
被引量:52
7
周志宏,刘建红,王奎,宋刚.
补肾益元中药对运动性疲劳肾气不足证及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1):96-98.
被引量:27
8
魏源 龙灿.柴胡疏肝散对力竭运动大鼠肝糖元含量的影响.体育科学,1999,11(4):31-31.
9
刘娜.
中医养阴清热法治疗运动性疲劳12例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06,27(7):798-798.
被引量:5
10
高源.
引发运动性疲劳的生化机制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5):323-32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谢敏豪,冯炜权,杨天乐,方子龙.
血睾酮与运动[J]
.体育科学,1999,19(2):80-83.
被引量:141
2
张勇,时庆德,文立,陈家琦.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功能改变及其机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6-10.
被引量:12
3
张世明,虞亚明,马健,蒋麟,梁翼.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6):59-63.
被引量:100
4
郭世炳,赵宝兴,杨洁,秦英,杨祯,李康.
不同强度训练时男子摔跤运动员血清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J]
.体育科学,1995,15(5):52-56.
被引量:14
5
张振东,潘孝贵.
运动性疲劳之“堵塞”学说研究进展[J]
.体育科研,2002,23(3):26-28.
被引量:9
6
何斌,程钧,邱蕾,徐月.
血睾酮/皮质醇比值与运动[J]
.体育科研,2001,22(1):33-35.
被引量:23
7
郑陆,隋波,潘力平,高丽,姚维国,宋春宁,陈楠,刘强’,周瑞霞,万利,朱琳娜,张晓东.
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强度运动中血氨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乳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15-22.
被引量:32
8
乔玉成.
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90-492.
被引量:61
9
冯炜权.
运动疲劳及过度训练的生化诊断——运动生物化学动态之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98-502.
被引量:123
10
徐晓阳.
运动性低血睾酮与肾阳虚对大鼠肾脏功能及代谢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0,7(4):27-2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11
1
尤同建,杨天乐,谢敏豪.
运动性生殖内分泌改变与中医肾阳虚的关系及补肾中药强力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62-264.
被引量:6
2
叶锐彬,张世明.
中外拳击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对比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94-96.
3
徐晓阳,冯炜权,冯美云,曹建民,谢敏豪.
运动性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模型的建立及药物纠正[J]
.体育学刊,2001,8(4):50-54.
被引量:12
4
江新碧.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8(2):63-65.
被引量:3
5
孙小华,季培,谢德刚.
干扰女性内分泌对其运动能力的延后作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4):69-72.
6
翁锡全.
运动对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7(2):53-58.
被引量:5
7
苑玲伟,赵焕彬.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79-81.
被引量:6
8
高顺生.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学机理研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71-74.
被引量:5
9
张旭,刘迅雷.
复方理气中药对女自行车运动员内分泌的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4):443-445.
被引量:4
10
赵建明,张枢,王文远.
针刺抗运动性生理心理疲劳作用研究[J]
.中国针灸,2004,24(8):519-521.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77
1
杨文思,丁俊华,杨明.
运动性疲劳中医理论的进展[J]
.冰雪运动,1998,20(4):55-57.
被引量:7
2
张玉丽,白妍,东贵荣.
阴阳气血配穴法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36例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22-23.
被引量:11
3
万朋,高俊涛,刘志洋.
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6):351-355.
被引量:17
4
张世明,虞亚明,马健,蒋麟,梁翼.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6):59-63.
被引量:100
5
张世明.
利用中医手段消除疲劳,恢复竞技能力[J]
.中国科技信息,1997,0(19):30-30.
被引量:3
6
石恩仪.
运动疲劳产生原因及防治的中医理论分析[J]
.贵州体育科技,1995(2):21-23.
被引量:2
7
乔玉成.
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90-492.
被引量:61
8
袁焰,刘国庆.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与消除手段的综述[J]
.冰雪运动,2004,26(9):39-42.
被引量:16
9
朱梅菊,高顺生,李红,熊静宇.
针灸足三里穴对运动小鼠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16-18.
被引量:20
10
龚明波.
针刺内关穴对中长跑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66-68.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8
1
葛廷云,刘丽萍.
中医针灸在防治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85-88.
被引量:4
2
孔叶平,张宏如,顾一煌.
腧穴热敏化在艾灸抗运动疲劳中的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13,33(3):291-293.
3
艾力江.阿斯拉,孟庆才,刘振峰,方锐.
运动性疲劳维吾尔医体液质论辨证浅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26-27.
4
朱尚文,魏佳,许勇镇,王素妹,颜艺芳,房盛懿,江澍.
不同产地黄芪中黄芪多糖的含量及其抗疲劳、耐常压缺氧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0(1):86-89.
被引量:28
5
周庆莹,刘宏岩.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58-660.
被引量:8
6
郝佳梦,刘宏岩.
疲劳本质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5):853-854.
被引量:8
7
苏婧婧,李庆林.
人参灵芝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小鼠的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5):176-177.
被引量:4
8
刘伟,林向辉,刘喜峰,林晓熙,李健豪,任珅,李伟.
“鲜人参膏”缓解小鼠运动疲劳作用的初步探究[J]
.人参研究,2019,0(3):5-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李博,米法剑,魏静然,王霞,张慕垚,耿刚.
蒙古黄芪饮治疗气虚型癌因性疲乏临床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3):14-16.
被引量:3
2
李真亨,谢晨,于心同,朱俊,陈云飞,杨文佳.
穴位贴敷改善运动性疲劳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的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472-475.
被引量:3
3
孙建.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发展考证[J]
.体育世界,2013(9):80-81.
被引量:1
4
钟大可,唐丹,薛力,文进,李幼平.
Effectiveness of Moxibustion for Exercise-Induced Fatigue——A Systematic Review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6,22(2):130-140.
被引量:2
5
李芳芳,党琳,杜小苗,肖磊,王玉成,齐旗,雷煜宇,魏旭,叶兆辉.
提神益智六味饮抗疲劳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6):107-109.
6
林秋,王嵘,鄢行辉.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辨证论治[J]
.嘉应学院学报,2016,34(11):92-95.
被引量:2
7
冯烨,郭锦晨,姚慧,罗梦曦,汪海慧,周超.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初探[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93-94.
被引量:2
8
李荣波,廖杰初,盛梦强,刘赞党.
针刺足三里穴、关元穴对新兵训练疲劳缓解效果的研究[J]
.西南军医,2017,19(4):312-315.
被引量:6
9
梁寻杰,黄小夏,卢棉,闭远升,唐亚婷,林梦瑶,黄锁义.
茉莉花叶水提液影响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能力的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6):1575-1577.
被引量:6
10
刘新迎,王培训.
黄芪提取物对3T3-L1细胞的影响及其部分作用机制[J]
.现代中医药,2018,38(1):86-88.
被引量:1
1
陈幸生,张道宗.
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J]
.中国针灸,2004,24(2):111-111.
被引量:13
2
耿以安.
八珍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J]
.吉林中医药,2005,25(12):22-22.
被引量:1
3
肖碧跃,赵国荣.
营分证与SP、vip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相关性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0):52-54.
被引量:2
4
白长川.
中医现代化方法与途径[J]
.医学与哲学,1997,18(4):198-198.
5
张媛媛,张国霞.
神与脏腑关系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药,2010,41(9):16-19.
被引量:4
6
陈桂锋.
从邓铁涛五脏相关学说探析内伤咳嗽的病机[J]
.中医学报,2010,25(4):658-659.
被引量:15
7
东莲.
十二时辰·经道[J]
.中国健康月刊,2009(4):42-43.
8
何泮.
胃系病从肺论治缘由初探[J]
.河南中医,2000,20(2):8-9.
被引量:4
9
朱文罡.
腹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5例[J]
.河南中医,2004,24(12):56-56.
被引量:5
10
肖敏,艾儒棣.
早期运用益气活血通络法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
.四川中医,2006,24(6):79-80.
被引量:5
中医研究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