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地位的再思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翻译是跨语言文化的交往活动,译者作为原文的接受者、阐释者和译文的创造者,是最为关键的对话主体。通过梳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状况,进而指出由于深受解释哲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等后现代理论话语的影响,译者主体得到日益彰显;但从译者主体所受到的种种局限来看,译者主体性应具有社会性。
作者 李海红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9-81,共3页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8

  • 1王文斌.文学翻译中的内化和外化[J].外国语文,1999,24(1):95-98. 被引量:19
  • 2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J].中国翻译,1998(1):13-17. 被引量:52
  • 3H.R.姚斯和R.C.霍拉勃,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4读者中心论包括以下各种理论话语:读者反应批评、读者反应动力学、阅读现象学、文学阐释学等.
  • 5[12]录于郭著章等,《唐诗精品百首英译》,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154-155页.
  • 6见 Norman Holland, The Dynamics of Literary Respons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172.
  • 7(德)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夏镇平,宋建平.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 8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2000(1):26-30. 被引量:113

共引文献1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