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中国特性--也谈英国学派及其他
被引量:7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参考文献7
-
1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7-13. 被引量:90
-
2张小明.英国学派还是英格兰学派?[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5):78-80. 被引量:10
-
3梅然.该不该有国际政治理论的中国学派?——兼评美国的国际政治理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0,21(1):63-67. 被引量:22
-
4苏长和,彭召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贫困——对近二十年国际关系学在中国发展的反思[J].世界知识,1999,0(22):22-24. 被引量:12
-
5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65-176. 被引量:157
-
6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93. 被引量:262
-
7任晓.向英国学派学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7):70-7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98
-
1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7,18(1):1-9. 被引量:27
-
2国际社会理论与国际关系的英国学派[J].欧洲研究,1996,17(2):32-40. 被引量:4
-
3时殷弘.论世界政治中的正义问题[J].欧洲研究,1996,17(1):4-17. 被引量:27
-
4秦亚青,亚历山大.温特.建构主义的发展空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8-12. 被引量:27
-
5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65-176. 被引量:157
-
6乐黛云.世界文化语境中的学衡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164-177. 被引量:19
-
7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J].国际观察,2005(4):31-38. 被引量:9
-
8巴里·布赞,李晨(译),张小明(校).英国学派及其当下发展[J].国际政治研究,2007,28(2):101-112. 被引量:19
-
9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
10亚历山大·温特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共引文献502
-
1郭亮,吴采萱(校译).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以“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为例[J].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157-221.
-
2谢若初.为新时代东方外交史学科建设注入新动力[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4):31-38.
-
3李博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生成路径与发展前景[J].前沿,2021(3):36-49. 被引量:3
-
4童晓宁.三维重塑:走向规范意义的调解——基于法官、习惯与调解的互动关系分析[J].民间法,2022(1):422-433.
-
5桂晓伟.善用“大思政”思维完善社会科学经验研究与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1,19(1):87-92.
-
6吴凌畅.观往知来——评《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J].天津滨海法学,2019(1):210-219.
-
7梁秋军.《位置现实主义:一种外交政策理论》评介[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2(2):379-390.
-
8满永.历史的表述与实践——兼及中共历史研究中的断裂与延续[J].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6):4-12. 被引量:2
-
9郭静.中国政治学的自主探索[J].东方学刊,2020(1):31-46. 被引量:2
-
10秦亚青.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知识构建[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3):64-7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203
-
1杨光斌.什么是历史政治学?[J].中国政治学,2019,0(2):3-21. 被引量:42
-
2郭树勇,于阳.全球秩序观的理性转向与“新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4):4-32. 被引量:21
-
3姜涛,曲铁华.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递嬗、演进逻辑与深化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1(4):7-15. 被引量:21
-
4秦亚青.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知识构建[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3):64-73. 被引量:5
-
5张清敏,李敃窥.中国对外行为的思想根源探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4):3-20. 被引量:16
-
6吕勇.无立场与中国立场——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59-260. 被引量:5
-
7杨龙.评公共选择学派的三大理论假设[J].教学与研究,1999(12):54-59. 被引量:5
-
8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30-45. 被引量:177
-
9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J].国际政治研究,1997,18(1):1-9. 被引量:27
-
10居其宏.在创建中国声乐学派的道路上──贺周小燕教授八十寿[J].人民音乐,1998(8):15-1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7
-
1张旗,白云真.中国学派的新探索与中国国际关系知识体系构建[J].国际观察,2022(4):30-58. 被引量:5
-
2鲁鹏.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共识及其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12):101-118. 被引量:6
-
3王卓宇.构建“中国学派”的观念困境:基于比较视野的分析[J].当代亚太,2012(2):59-83. 被引量:4
-
4刘淑梅.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传统思想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4):59-64. 被引量:2
-
5王江丽.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77-92. 被引量:6
-
6卢凌宇.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路径选择[J].欧洲研究,2016,34(5):126-149. 被引量:7
-
7慕漫红.周小燕先生民族音乐艺术精神论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9):122-129.
二级引证文献29
-
1任晓,门洪华,刘雪莲,王义桅,何洪武,谭再文.国际共生理论的理论贡献、现实回应和未来展望[J].国际观察,2023(6):59-89. 被引量:1
-
2张旗,白云真.中国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与多元世界的秩序构建[J].国际观察,2023(6):35-58. 被引量:1
-
3段愿.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创新与指导作用[J].观察与思考,2021(3):32-44. 被引量:1
-
4周江.“天下”视界下的冲突法理论论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27(3):59-65. 被引量:2
-
5高程.历史经验与东亚秩序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视角[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3):1-19. 被引量:7
-
6王江丽.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转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4):77-92. 被引量:6
-
7王义桅,韩雪晴.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8):21-39. 被引量:11
-
8李文康.基于我国国际关系历史转向的几点思考[J].商,2015,0(3):42-42.
-
9杨崇蔚.在“关系治理”上更进一步--《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评析[J].国际观察,2016(1):52-65. 被引量:4
-
10门洪华.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关于中国国际政治理论建构的思考[J].国际观察,2016(2):1-13. 被引量:7
-
1国家文化软实力的131际视野[J].文化学刊,2010(6):68-68.
-
2王正毅.争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76-77. 被引量:5
-
3谢毅.李大钊提出:社会主义是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一种制度[J].高校理论战线,1997(7):35-35.
-
4陈社招.论我国民主政治的优势[J].文史博览(理论),2015(1):9-11.
-
5陈社招.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关系的中国特性看我国民主政治的优势[J].文史博览(理论),2013(8):30-31.
-
6俞荣根.主持人语[J].孔学堂,2016,3(4):14-14.
-
7肖浩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基本经验[J].湖南社会科学,2008(1):79-84. 被引量:4
-
8李欣.《世界经济与政治》创刊30周年纪念会简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9).
-
9方匡.新公共外交之“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3):53-53.
-
10时殷弘.传统内外的当代中国:政治领导、对外政策与其中国特性[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26(3):5-8. 被引量:7
;